浅谈新形势下的初中篮球教学实验改革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4期   作者:栾世冰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国家和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国家和社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体育作为曾经的“冷门”课程如今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中的权重也越来越大。而在广大的体育项目里,篮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本文即围绕初中篮球教学实验改革,对我国新形势下青少年篮球教学进行浅析讨论。
        关键词:初中篮球 体能 健康 趣味性
        篮球作为一项风靡全世界范围的体育运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作为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篮球对于人员和场地的要求要比足球、橄榄球、棒球等其他团队体育运动低得多,不仅对抗性强,而且对技术和体能的要求都很高,更要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团队协作能力。可以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篮球这一运动很适合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分下几部分进行论述,浅析篮球教学的实验改革。
        一、初中篮球教学实践的目的
        篮球作为体育课的组成部分,简单说有两个目的:
        一是给人以愉悦快乐,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暂时解脱出来。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适度强度的篮球运动会让学生忘记压力,达到减压的效果。
        二是强健体魄,保持健康。篮球作为一种对抗性运动,需要参与人员大量的拼抢、跑动与对抗,这对学生的体能有一定要求。经常运动的学生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强健体魄,对身心健康有正面促进作用。
        三是提高自信,培养学生的竞争对抗能力。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刚刚走向成年。通过篮球运动给予的自信能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勇敢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
        二、现阶段初中篮球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现阶段对于初中篮球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不够重视,学校和教师往往让位于其他课程。由于初中生的课程安排和课堂学习时间比较紧张,造成一些所谓主科教师经常挪用体育等课程的时间进行教学。这造成了学生从心理上也对篮球等体育活动轻视。究其原因在于社会对于体育课程还不够重视,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正在普及,然而这种重视课本忽视运动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教学方面存在不足,教学较为单一。初中篮球的教学基本是教基本的动作和规则,进行一些简单的传球和上篮、投篮动作,基本就是课程的全部。这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需求。篮球的战术、策略十分多变,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在于学校和社会的不重视,对篮球运动存在一定忽视。
        三是趣味性不足,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还不够。

由于初中篮球教学大部分都是按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所以对战术演练、策略的指导练习还不够,整体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大打折扣,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也会随之降低。
        三、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篮球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分析
        针对我国目前对初中篮球教学的现状,学校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教学实验改革:
        一是改变观念,重视篮球运动。学校和社会要从国民综合素质看待体育课程,要有大局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综合发展,加强体育运动,加强篮球运动等体育项目的普及正是为了提高全民体质。相比于国外我国的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一直落于下风,正是由于社会对该类运动的不重视。为此国家与社会应鼓励学校加大相关课程投入,教师应负起责任,尽职尽责进行相关教学,让学生重视篮球运动。
        二是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计划与教学环节。针对于教学枯燥空洞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入新的篮球规则、篮球策略和战术,鼓励学生们进行篮球模拟演练,通过实际练习领会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运球传球的篮球技术;或者引用篮球比赛视频、教学视频进而丰富学生们的篮球知识,达到完善教学内容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坚持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观,对于体育授课要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学习,而非传统式的传输式教学、让学生自行训练。只有这样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让篮球教学活起来。
        三是提高篮球运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在本方面教师可以引入篮球游戏等形式,教师在主要的篮球教学任务授课之余可以组织男女学生混组传球,花式传球等多种娱乐活动,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游戏等形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既参与了篮球课程的学习还进行了感情上的交流,对于整体班级和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有着促进作用;最后游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责任意识,这在篮球运动中十分重要,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成为整体的一员,这也是篮球这项运动的意义。
        四是在篮球教学中增加体能训练。篮球作为体育课程的目的之一是强身健体,而篮球对体能的要求也较高,低体能进行篮球运动不仅容易疲倦更容易受伤。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篮球运动的学习,学校和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比如做好课前热身、拉力长跑、冲刺短跑,短距离折返跑、反复横跳等体能训练模式。
        四、结语
        初中篮球教学相比来说更是素质拓展教育的一部分,为的是整体素质教育的提高,在这方面教师应加强责任意识,着重培养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爱上篮球。
       
参考文献
[1]谢晶.初中篮球教学策略探析 [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1):121-122.
[2]覃立嵩.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风尚,2019,(10):12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