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了解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此来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素养;措施
一、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第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能够以美的旋律和音调来促进人的心灵和感知美的特点,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音乐作为一门用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和审美的重要文化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音乐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既是人类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审美思维的养成和直接服务于生活和生产的社会功利价值。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因此,在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运用教学手段来展示音乐的美,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音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使得学生能够根据生活的基本情况来提高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
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展示形式,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针对于周围的世界以及自身的美好的认知,同时也能够在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促进学生对音乐上的感知能力和精神上的愉悦状态,促进学生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因此,老师在教学课堂过程当中,要充分的促进学生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当中享受生命的美好,从而更好的投入到音乐的教学活动当中。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速度等基本要素,采用模仿、比喻、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艺术的多元性。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在思想观念和性格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通过不同民族的音乐以及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感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从而能够使得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以及音乐的艺术形式,来加强对于民族之间的情感和友谊,使得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多元化的背景之下的包容和尊重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提升自身的素质。
另外,可以通过一定的文艺演出来激发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情感模式,而在欣赏过程当中,通过参加一定的音乐活动也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对于生命的尊重。
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措施
第一,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使得学生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能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和互动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欢快的音乐课堂过程当中能够将教育生活相互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加强对于音乐的了解,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效率充分的实现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第二,利用互联网以及多媒体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音乐教学不仅仅需要进行一定教学方式的打破,同时也要根据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效果,使得学生在陶冶情操和感染音乐的过程当中能够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更好的开展多媒体教学,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第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在教学的情况之下能够改变教学方式,并且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及年龄的特殊性,从多个方面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歌唱教学、音乐评价以及音乐鉴赏等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相应的讨论,将自己的思想谱成曲子,对于日常生活进行一定的创作和改编,从而来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情感表达。这样通过多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可以使得学生在热爱音乐的过程当中能够建立相应的兴趣小组,同时也能够为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结束语
初中生的音乐审美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能够加强自身学习和专业素养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分的认识到初中音乐教育的特点以及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美,更好的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加强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能够应运用生活到常识来达到体验音乐的过程,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以及陶冶情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霍宜彬.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J].亚太教育, 2019(11).
[2] 陈胜.初中音乐声势律动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 2019(28).
[3] 景珠.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