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刘日柱
[导读]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水平,那么就必须关注到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工作,尽管中国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山市人民政府南区办事处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我国经济建设水平,那么就必须关注到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工作,尽管中国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整体情况看,中国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发展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城乡规划的综合管理是同步进行的。在城乡规划的综合管理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城乡规划的综合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加大城乡建设经济成本投入,更好地完成城乡一体化转型。
        关键词: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研究
        一、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问题
        (一)规划缺乏整体性。规划部门作为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其职能稳定发挥对城乡一体化规划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规划部门制定的规划缺乏整体性,使得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进度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城乡规划的编制与修改程序不规范,城乡规划的决策权一般集中在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手上,政府领导可以随意的对规划进行修改与编制,这样就会因为政府领导班子的调整而导致城乡规划的变更,影响城乡规划的稳定性;其次城乡建设模式由政府组织转变为市场化建设,这样一来参与城乡建设的投资者就会增加,结果就会出现因为资金、技术等问题而导致的城乡建设进程受阻,影响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符。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其规划理念往往是照搬其他城市的规划理念,结果导致规划出来的设计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是,规划设计人员对于其他城市的规划设计理念认识不全面,没有将其他城市规划设计不合理的方面抛弃,结果造成城市规划出现了其他城市的“通病”;二是,规划没有与当地的环境、人文以及经济发展等有效结合,造成规划出来的城乡不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实现;三是,城乡规划缺乏前瞻性。其主要表现在:对于城市的定位不清晰,没有对当地的农村进行特色分析,没有考虑城乡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导致建好的城乡建筑在经过几年后就落后了。缺乏对于产业文化的考虑,满足不了人们对于家乡的归属感。
        (三)规划管理不科学。由于在农村建设方面欠缺相应的管理及规划,所以在长时间的发展当中,我国农村大多具有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公共安全及防灾能力欠佳、生活环境较弱、建筑密度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健全的状况。农村的规划相对混乱,建设占地也没有依照规划采取适当的安排,比如对于公路建设而言,将公路设置在村镇当中,具有功能性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状况,并且,也对百姓的人身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可是农村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又欠缺相关的公共活动中心,园林绿化等设施,欠缺相应的综合治理制度,令村镇生活环境里的牲畜粪便以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无人处理,厕所建设位置不适当,农作物同玉米杆等存在可燃性物质任意堆放现象,并且农村居住相对分散,道路相对过窄、颠簸,如果出现火灾等事故,会对居民的疏散十分不利,为救灾工作带来阻碍。
        (四)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传统生产模式下,乡村用地存在一定的浪费,欠缺系统规划,农业用地多集中于农作物种植,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而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部分基层政府以发挥农村用地作用,提升经济效率为目的盲目推动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转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用地份额,建设用地逐渐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部分基层政府因欠缺占地补助,实践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忽视,促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五)城乡规划管理人员发挥作用薄弱。人才是推行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只有提升人才队伍综合能力与素质才能更好地推行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但现实中,城乡规划管理人员多以非专业人员为主,专业知识不足、工作经验欠缺。结合城乡差距来看,城乡规划管理不仅离不开政策支持,也需要专业人员帮助,换言之,人才是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现的基础,因此人才发挥作用薄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六)投入资金不足。就目前而言,部分农村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滞后,欠缺足够的资金推动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交通闭塞。站在金融经济视角来看,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经济组织因财政资金有限实践中往往加大支出控制,而国家针对经济建设所提供的资源难以满足中小城镇需求,因此,农村发展需要引起重视,不断拓展资金投入,提升土地应用价值。
        二、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有关策略
        (一)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

城乡规划首先就要具有正确的规划理念,要克服传统的思维模式,将城镇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到发展的全过程,将实现城市与乡村的整体协调发展作为规划的基本原则;其次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区别城市与农村的不同,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求农村实现城市化,也不是城市向农村转变,而是要以其基本功能为基础,提高周围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规划人员树立全面的思想意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建筑的一体化,而是要包括水利、电力、交通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功能的全覆盖。
        (二)构建覆盖城乡地域的规划体系。本着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将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将城乡规划编制的办法进行改革,通过规划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相结合进行统筹考量。转变当前规划中只重视城市建成区的习惯以及规划的不足,有效执行制度创新,尽量快速创建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而且通过城市政府进行统一化执行管理权,统筹规划安排所有行政地区,完成城乡规划管理的一体化。
        (三)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我国当前尚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规模较大,对土地的需求非常强烈。并且,大部分乡村地区的规划管理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农用地随意圈地、占地的现象较为恶劣,土地利用相对混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运用、处理的细腻大多数同空间地理位置有关,不论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动态管理、服务社会,乃至现状分析、规划决策,都无法脱离空间信息。所以,应当不断引进各类先进的科技方法,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动态监测,并及时遏制各类违反规划的建设行为,完成城乡规划管理的智能化动态监察。
        (四)加大生态环境维护力度。当下,做好生态环境维护工作是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关键方面,落实到具体,宣传生态环境价值,从思想上提升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布局乡村工业,统一处理排放物,避免过于分散加大生态环境破坏。另外,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推行过程中,还需强化农民利益保护,尊重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生态经济稳定发展。
        (五)提升城乡规划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观察发现,专业能力较强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城乡规划管理人员基本集中于城市,乡村人才欠缺,而人才是实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重要保障,人才欠缺难以顺应该工作规范要求,所以做好人员培训与引进工作至关重要。一方面,定期安排现有在职人员参与培训,这里所提及的培训并不局限于理论知识局限,还涉及实践培训,为在职人员提供实践学习机会,进一步深化在职人员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符合现实需求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乡村建设,不断壮大城乡规划管理人员队伍。
        (六)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具体工作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系实际,政府部门首先应提高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实施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加以支持;其次应明确自身职责与义务,引导基层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铺垫良好的基础;最后应加大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重要价值宣传,提供相应资金支持。比如,给予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的相关企业一定补贴政策,给予乡镇企业贷款帮助,借助经济工具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并加以全面贯彻落实,提升社会效益的同时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为城乡和谐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结束语
        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那么就需要关注城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讲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城市和乡村经济建设步伐不统一,并且城市和乡村经济收入差距较大,而且很多乡村的人们见识短浅,很难从主观意识上达成一致。因此,为了确保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管理。建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措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更多的经济保障。这将提高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J].刘珊.中国房地产业.2015(05)
        [2]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探讨[J].陈刚.江西建材.2016(08)
        [3]刍议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意义[J].李志新.江西建材.2017(04)
        [4]关于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J].冯程.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9)
        [5]城乡规划设计中对美丽乡村的研究[J].李超.住宅与房地产.2019(07)
        [6]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程叶燕.居舍. 201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