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施工电梯附墙非标准连接的方法研究 马冬梅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马冬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身份证号:32130219781010xxxx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塔吊、施工电梯附墙常以厂方所提供的标准化杆件为连接依据,但部分情况下也需自行制作非标准杆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塔吊、施工电梯附墙非标准连接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塔吊;施工电梯;附墙设计;非标准连接方法
        引言
        塔吊、施工电梯附墙施工需要注重安全性,一方面需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需确保塔吊、施工电梯质量不受到损害。通常情况下,在附墙施工中具有明确的施工规范。在很多高层项目建造过程中,作为竖向运输设备的塔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塔吊的安全管理是影响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关键因素。根据以往工程实际经验,在施工前期,塔吊设备的选型与布置过程较为复杂,容易出错,甚至遗漏工程施工中的很多细节。会造成施工现场塔吊发生全事故的风险增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也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加复杂的风险和隐患。作业阶段事故比较多,且加强塔吊安全管理最有助于减少塔吊事故。当前主要研究塔吊前期的碰撞检测和布置优化,而较少关注塔吊运行过程中的监控管理和后续的评价改进机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塔吊进行选型布置和安全管理监控,预防塔吊出现安全事故,保障建筑工地的施工安全。借助BIM技术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能优化塔吊设备布置和选型方案,动态模拟塔吊运行情况,以发现碰撞点,合理科学地安排各台塔机间的升降关系,保证塔机间的安全距离,实时自动化动态收集现场安全信息,使施工现场塔吊作业安全进行。
        1塔吊、施工电梯附墙施工的具体要求
        塔吊、施工电梯附墙施工的具体要求如下:(1)附墙架间隔距离需保持在3m到9m范围内,且导轨架高度≤7.5m。在实际施工期间,需对预埋附墙埋件所处楼层进行砼浇筑,进而增强附墙施工安全性;(2)在施工阶段,需保证螺栓固定牢固,并在升降机操作流程中杜绝与附墙架接触;(3)附墙架在塔吊、施工电梯连接工作中需将其最大水平倾角限制在8°,防止出现危险事件;(4)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将预埋件误差控制在5mm范围内,防止误差较大造成工作人员操作不当;(5)常规升降机使用年限为5年,为了促使施工环节中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应对施工升降机定期进行校验,尤其针对“转矩转速传感器”、“防坠安全器”等器械应及时加以检测。在未完成检测任务之前应先行解开离心式限速装置与锥鼓型制动器,以免出现误操作而引发危险。另外,还应对螺栓等装置进行清污处理,从而为塔吊、施工电梯附墙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2塔吊、施工电梯附墙非标准连接方法的关键点
        2.1妥善处理附墙施工问题
        塔吊、施工电梯附墙非标准连接方法的关键点之一是妥善处理附墙施工问题。在运用非标准连接方案连接塔吊与施工电梯时需要事先处理好附墙施工问题,进而确保后期施工步骤的顺利进行。首先,为了塔吊在施工过程中能突出较好的自由性与安全性,需以电梯井基础作为塔吊操作依据。比如可在电梯井基础处安装塔吊,并且保证电梯井基础筏板面积与塔吊尺寸相匹配,由此可降低塔吊、施工电梯附墙的连接难度。其次,由于在施工项目中会出现地下水渗漏而导致基坑施工发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所以,需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级降排水”手段,增加塔吊与施工电梯附墙施工的连接可靠性。以长沙市某高为309.6m的51层东塔楼与高为279.6m的57层西塔楼为例。

因其塔吊覆盖面与实际要求不相符,故而需自行制作杆件进行连接。在防水环节可根据西塔楼6.7m电梯塔吊基坑与6.6m塔吊基坑在距离基坑100m处装设深为600mm、宽为500mm的盲沟,这样既能为建筑物电梯质量带来保障,又能为塔吊、施工电梯附墙作业带来辅助作用。最后,待附墙施工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后才能结合具体施工规范进行塔吊、施工电梯的准确连接。
        2.2关注施工要点
        塔吊、施工电梯附墙非标准连接方法的关键点之二是关注施工要点。1)对于塔吊基础的施工,通过利用原筏板基础作为动臂塔吊基础,施工前先通过设计院复核,确保这种结合形式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再结合动臂塔吊基础的配筋需求以及原基础筏板的配筋结构,两者结合并深化处理(塔吊基础底筋采用筏板基础底筋,面筋φ32mm@200mm),通过设计院和塔吊厂商复核以及业主确认,出相应施工图纸(包含详细的施工平、剖面)。2)对于塔楼基坑开挖,首先塔楼范围内开挖至大面筏板底标高-32.2m(西塔),再通过测量放线,确定塔吊深基坑的开挖定位范围。沿塔吊基坑定位,从北向南,采用直径为1800mm的旋挖钻机进行旋挖,开挖标高至-38.9m。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严禁超挖。旋挖不到的小土方立柱准备用50t吊车吊一个小挖掘机进电梯基坑进行开挖。3)塔吊基础底脚测量放线、定位固定,垫层顶标高控制后,再进行塔吊基础垫层施工。4)动臂塔吊底部加强节的安装。施工前放线,确保定位准确,且水平度符合要求。5)基础筏板防水工程施工。根据结构防水设计要求,其基层作业面无水渍,需做好周围的降排水工程,确保四角水泵进行不间断抽排水。某工程防水材料采用厚3mm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对于塔吊基础底部防水卷材的铺设,卷材长边搭接80mm、短边搭接100mm,相邻2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相互错开300mm以上。同时,其基底加强节以及四周阴阳角周边附加防水层。此外,对于该塔吊基础与上部筏板的施工缝处理,除平面预留橡胶止水条外,外立面一圈施工缝处附加宽500mm的防水层。
        2.3施工单位严格规范塔吊拆装流程
        塔吊、施工电梯附墙非标准连接方法的关键点之三是施工单位严格规范塔吊拆装流程。施工单位对于塔吊施工的拆装流程必须严格规范,在进行拆装时,要明确塔吊施工流程规范和拆装技术要求,参与拆装技术人员要积极协调配合,保证拆装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调查发现,拆装环节的合理控制能显著抑制塔吊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塔吊装置进行正式拆装前,技术团队应出具严谨的拆装施工方案,并交由上级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符合建设工程标准要求后才能正式拆装。对于塔吊拆装的位置、塔吊装置的实际需求数量、拆装所需技术人员数量及技术应用等都要明确规定。对参与拆装的技术人员要严格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度,以便约束其工作行为。此外,工作人员要将预先编制审核通过的拆装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施工作业的技术指导。该技术方案中应包括土建工程技术、机电技术等多种应用规范,相关安全管理部门要对该环节施工实施全程控制管理。在完成相关的技术交底后,技术人员要明确拆装权责,对于各自的管理任务积极落实,保证塔吊装置的拆装效率。技术管理部门在进行塔吊拆装施工审核时,要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单独审核,之后再进行综合审核,保证塔吊拆装施工的动态管理质量。
        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应的建筑机械也在向着专业性不断的发展。辅助附墙也随之普及,其确保了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等工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令狐延,孙晖,李杰.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1):4-9.
        [2]高鹏,周红.外用电梯的安装及安全管理[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