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3108119870108XXXX
摘要:工程管理持续时间长、涉及到的管理对象众多,随着工程项目特点、属性的变化,工程管理也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本文介绍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分析其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工程管理能力和效果,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关键词:工程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项目整合
引言:工程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对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因素的严格把控,提高项目实施顺利程度,并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工程建设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活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又反过来对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出严格要求,相应的工程管理理念、方案也需不断创新,工程管理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相融合势在必行。
1工程管理中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1.1现代项目管理的概念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源于20世纪,其对应一套先进、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项目管理理论以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思想融入到常规项目管理活动中,极大弥补传统项目管理理念的不足,在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升项目管理成效方面优势突出[1]。现代项目管理强调项目管理的细致化、系统化开展,关注各生产要素间关系的有效协调,注重现代科学技术、设备设施的合理应用,目前,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已成为工程管理创新的核心理论参考。
1.2现代项目管理的内容
简单来说,现代项目管理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时间管理和范围管理三部分。其中,质量管理的目标为全面落实工程合同要求,其不光开展于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在项目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均有涉及。工程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多带有不可逆性,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返工几率非常高,对项目综合效益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也被看做其他模块管理工作的基础,充分达成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其他模块的管理意义才能实现。
时间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施工进度的控制,项目完工时间限制在合同中有详细说明,为在该期限内按质量要求完工,各个施工部门必须有机配合,预估每一施工阶段所需的时间,预留一定的灵活区间,制定时间管理应急方案,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有序开展。
范围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对象、内容做详细划定,将与项目实施无关的事宜排除在外,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项目管理效率。另外,范围管理也被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一项手段,尽可能排除干扰项,避免引发预算超支或工期延误问题。
2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中也处于核心位置。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理念的要求,质量管理应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并坚持一步到位的原则,及时排除质量风险。例如,工程施工中,每一模块、环节或阶段性施工任务完毕后,组织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等开展质量检验工作,依照方案设计及有关规范,尽可能挖掘已完工工程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整改。阶段性施工前,可开展质量风险评估工作,结合施工现场环境、资源配置、施工图纸等,找出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不确定性因素[2]。对于可被事前控制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无法事先排除的质量风险,详细制定应急预案。
现代工程建设规模和复杂程度均明显增加,工程涉及大量人、财、物资源,任何一项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质量问题或事故的原因。因此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需加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把控。例如,在材料进场前,检查其出厂合格证等纸质资料是否齐全,进行质量抽检以及必要的预实验,禁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场地;落实质量周检制度,每周对本周工程量进行质量检验,并召开例会,总结发现的问题,商讨处理意见,要求相关责任人组织施工人员定期整改,并在下一次周例会中评估改进结果;每月开展质量风险防控宣传教育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以宣传展板、现场宣讲、发放安全手册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质量风险防范意识,掌握更多质量管控手段和技术,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流程开展施工作业,从根源上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2.2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获取更大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成本管理一般在招投标阶段即开始,项目管理人员需对施工合同中的每一项内容、条款做深入分析,提前发现不合理之处并进行协商改进。准确预估合同中规定的价款是否合理、费用来源是否稳定可靠,依照合同要求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争取最大的项目经济效益。例如,项目组人员结合合同范围、投标数据等,编制成本计划,确保各项指标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实施对成本的需求,然后结合成本计划及编制费用进行预算编制。费用执行过程中,注意加强细节控制。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较多,如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停工等,因此成本管理必须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相配合,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以免出现额外费用开支。例如将成本管理与进度管理相结合,将整个施工段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有其相应的任务内容、施工期限要求和成本计划,将成本管理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目标,分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以提高成本管理的灵活性和细化程度,提高成本管控效果。
2.3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计划通常在项目开始之前完成编制,明确工程施工体量、作业重难点以及可能出现的进度管理风险,结合工期要求,合理设定进度管理目标。进度管理计划可采用逐级编制的原则。例如,将整个施工流程划分为多个阶段,评估各阶段的施工体量、施工难度及风险因子,为其配备相应的工期要求及进度管理子目标,工程项目实施中,从子目标的顺利完成出发,开展进度管理工作,实时关注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若在某阶段施工中发现,按现有条件无法在原计划时间完成施工作业,及时调配施工人员、延长机械设备运行时间进行赶工,同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施工速度用以分担本阶段的进度延误。以上管理方案可在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在2个以内施工阶段弥补进度延误问题,避免工期延误层层积累,最终导致项目无法按时完成。
2.4人员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一般结合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及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特点进行选择。例如矩阵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的核心原则为人员精干、职责明确和高效工作,从企业调取最精锐的项目管理人才,通过各人才间的能力、专业互补,组建综合素质最高的项目管理团队。同时,详细划分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保证工程项目管理全面化开展。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完成现场协调、质量监督、突发状况处理等工作,以此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3]。
除组建项目团队外,人员管理还囊括团队建设、培育工作,即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及考核,不断提高项目人员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配合奖惩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发人员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主动进行自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对象非常复杂,相应的项目管理团队在组织架构上也比较细致,各管理人员负责的管理模块不同,其之间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以保证整个项目管理的完整性,达到高效工作的目标。
2.5范围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范围在标书中有明确界定,项目合同中又进一步对工程参与方的权责、义务进行划分,以合理维护各方利益。常规工程项目管理范围主要包括方案设计、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安装调试、质量监管、进度控制、文件整合等,范围管理以合同为核心参考,在项目执行前编制范围管理方案及行动指南,以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工作溢出的现象,确保项目建设资源均充分投入到项目范围内的工作中,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现象。
2.6项目整合
项目整合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模块相整合,以消除各模块间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各模块管理活动有效衔接、配合,达到最佳的项目管理效果。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之所以将项目整合纳入到工程管理重点工作内,主要是考虑到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关系,如工程质量的提升需使用优良的施工材料、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加强质量监管和控制,势必会造成施工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增加。项目整合管理从各管理模块间的矛盾关系出发,在充分履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工程综合效益,使得工程各参与方的诉求均能得到顺利满足。
结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直接体现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范围管理和项目整合。项目管理作为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建议相关单位不断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逐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牛晓桓,郭双阳.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地铁合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2):189-190.
[2]邵荣华.浅析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133.
[3]段晓东.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策展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