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产业聚集的角色要从“产业聚集”向“高端智能聚集”转变,通过这种“聚集的转变”,使盐城的总部经济在我们的城市变成我们的核心发展模式,实现中央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提升转变。本文研究总部经济助推产业升级的路径,对于完善总部经济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指导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从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往往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又会进一步推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因此,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内产能过剩、人民币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等问题凸显,这不仅对我国以投资和外贸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严峻挑战,同样对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由于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化,也要求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面临的转型需要。
总部经济模式以及总部经济理论的提出,为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思路。总部经济的核心思想基于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将企业总部布局在商务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心城市,将制造基地布局在原材料丰富、劳动力低廉的城市周边。总部经济的发展因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拉动就业、提高税收等方面所产生的强大辐射作用,引起了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以来,盐城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坚持项目立区、创新引领,以实招、硬招推进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加速向“制造+科研+总部”转型。市长曹路宝强调,要培育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主题楼宇、高产楼宇。
二、总部经济的功能及产业链关联
从产业链关联角度来讲,在高铁经济时代,总部经济或基于交通枢纽优势,或基于特定资源优势,能够吸引各类优质企业将总部集中布局在交通节点上的核心 商务区或各类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而将制造的生产基地布局在具有成本优势和劳动力或市场优势的外围区域,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性资源在空间上的互动耦合,优化资源在空间上的整体配置。总部经济具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功能。
其一是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当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均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其二是有助于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进行空间布局,发挥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利用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 综合成本优势,形成上下游的产业链关联。其三是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区域,产业、功能、规模各不相同,具有全球总部、地区总部、国内总部,以及行政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层次,发挥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其四是总部经济形成了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实现二产向三产尤其是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其五是在总部经济模式下,通过总部和工厂生产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
三、盐城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盐城市经济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如何实现发展动力转型、发展结构转型、发展模式(业态)转型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盐城市楼宇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基础条件:
(一)区位优势明显,成本洼地效应突出。
盐城市地处长三角区域,具有临沪和临宁优势,公路、铁路(含高铁)、航空、水运、海运高效便捷,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商务成本洼地效应明显。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逐步深入推进,上海“四个中心”与自贸区建设不断加快,“上海大都市经济圈”辐射效应将进一步增强,为盐城市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国家战略与政策带来新机遇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盐城市楼宇经济服务全国和扩大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我市全力打造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服务经济契合了国家战略目标,为盐城市楼宇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的全面实施,为盐城市楼宇经济加快模式变革和服务创新带来了强大驱动力。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楼宇经济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是楼宇经济作为集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成为核心要素
盐城市良好的地理位置、优秀的革命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楼宇经济发展的核心经营要素,利用文化特色推进盐城市第二三产业大力发展,为盐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优势资源。
盐城市楼宇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楼宇经济发展缺乏专业经营人才
盐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周边城市圈发展形势良好,通往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的交通也十分便利,这使得许多优秀经营人才外流,导致盐城市楼宇经济发展缺乏专业经营人才。
(二)楼宇经济发展缺乏政府政策支持
许多商业楼管理者表示政府对楼宇经济的扶持力度小,给予的补贴和制定的政策都还远远不够。同时,政府对盐城市本级楼宇经济提供的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楼宇布局不合理,同质化较高
楼宇在业态布局方面的安排不合理,同行业高度密集导致之间的竞争格外激烈。盐城市楼宇经济的建设、招商、管理主要集中在区和街道,缺乏市级层面总体规划,重复投资、布局不合理,导致楼宇同质化严重、市场结构性饱和。部分楼宇产权主体多元化程度较重,招商各自为阵,难以形成系统规划,严重影响楼宇的整体品质和后期经营管理。个别楼宇招商甚至选择低租金策略,对周边楼宇及老城区商务楼宇产生不良冲击,不利于楼宇经济整体发展。
四、盐城总部经济发展对策
1.通过产业联动效应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会产生强大的服务需求,特别是对知识型服务业的需求,同时一般型服务业在为企业总部员工以及知识型服务企业的员工提供餐饮、住宿、美容等基础服务时,也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因此,总部经济对中心城市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仅能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而且在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的同时,也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同时,知识型服务业在为企业总部提供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资本密集度高的产品时,也促进了总部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提升,并间接提升总部企业所在产业的素质与效率,实现产业升级。此外,知识型服务业与一般型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通过总部投资效应积累社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总部经济发展,为中心城市集聚大量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包括优越的商务环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知名的城市品牌、较高的国际地位以及企业之间良性互动的合作创新氛围等。总部经济通过社会资本效应的发挥,进一步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以及总部职能部门入驻中心城市,推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聚,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完善城市就业结构,同时总部经济产生的服务经济同样会促进中心城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此随着企业总部的入驻,政府部门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商务环境,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企业总部在长久的合作中,也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度。这些社会资本效应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根本推动力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根本保证。
3.通过人才集聚效应带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不管是国内外的企业总部还是总部职能部门,其在中心城市的集聚,带来企业管理、设计、研发、销售职能部门的高素质人才,或使得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专业人才在一定的地域范围集聚,加速了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和培养,产生人才的集聚效应。总部经济人才集聚效应的发挥,加速企业总部以及相关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通过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总部经济集聚的人才是企业实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基础。这部分高素质、高智力人才在企业之间的流动,加速了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在企业之间产生了知识外溢,同时激发了对新思想、新产品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企业总部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知识型服务业为其提供专业化强、技术含量高的服务,因此企业之间密切频繁的沟通交流、合作也进一步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特别是本土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展开互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技术的提升,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促进企业升级。
总部经济产生的人才集聚效应,主要是通过中心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其二,从企业的竞争环境而言,如果一个企业不采用新技术,即使是行业领跑者,也可能很快被其他企业取代;其三,出于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不得不采用新技术。在一个行业中,如果一部分企业由于采用新技术而获得比较优势进而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对其他企业来说就形成了一个示范效应,最终,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将倾向于采用新技术,产业升级将不断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和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2] 邬义鈞.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和效益评价方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
[3] 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 靖学青.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基金项目:江苏省委党校系统党校系统调研课题(XT1977)。
作者简介:何彬斌(1985-),男,江苏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