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安吉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中心 浙江省 313300
摘要:对于当代建筑来讲,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优劣对整座建筑工程的结构功能与使用寿命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主体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因此,必须全面加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检力度,量化检测环节。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措施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传递、承担及接受建筑工程上部荷载,是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筑工程最可靠、稳定、有效的载体。在各类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质量引发的事故比比皆是,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性以及使用价值。施工企业需要对建筑的主体结构实行质量检测,探析主体结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
在建筑主体结构建设过程当中,在某些需要重点监管以及内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结构以及检查展开有效的判断,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性能,并且在第一时间节省建筑企业的资源以及资金,满足建筑工程企业长效化的发展。这同样也表明了,广大建筑工程项目人员,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在第一时间中有效的找出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成为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应当重点展开研究的内容。除此之外,建筑主体结构的评定工作,从基础层面展开分析,也就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最为关键的工作,伴随着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持续化发展,以及技术不断的完善,通常所采用的主体结构评定技术,也渐渐的从经验性的评定,科学转变成了部分定性定量评定,并且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当中,发挥着非常关键有效的作用。因此,也就需要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结构质量检测,予以更高程度上的重视才行。
2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的常用方法
2.1建筑外观检测
我国建筑施工中外观存在缺陷,主要包括空洞和松散等。外观检测具备可视性特征,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建筑结构外观的缺陷,同时还可以检测混凝土的质量与外观尺寸。外观检测可以检测建筑中的预埋件和结构距离,还可以结合测量方法确定建筑外观尺寸,确保建筑施工结构尺寸在验收规范规定范围内。另外建筑环境会影响建筑结构,因此可对外观结构造成严重的影响。及时检测建筑外观,可以检测损伤严重位置,从而有效的控制建筑检测的质量。
2.2混凝土检测法
混凝土是整个主体结构中的关键材料,所以对混凝土检测时要保证检测的科学性,要将混凝土原材料送到检测中心检测,还要到工地进行现场的测量。对于混凝土塌落的相关检测方式也要进行保证,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主体结构的有效控制。同时对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时,需要施工人员对现场进行详细的检测,对每一个浇注位置进行留置,检测遵循相关的标准和制度,按照一定的抽样标准来满足检测的科学性。在检测时,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操作方式用相关的脉冲起针器等科学的检测仪器,能够对整个检测结果达到整合分析,使每一个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明确。
2.3钢筋性能检测法
钢筋性能检测法对钢筋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也是当前主体结构施工的主要标准。对钢筋进行力学检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钢筋数量不一致的情况,如果钢筋容量比较大可以按照抽样检测的方式,这样能够检测减轻人员的强度,还能提升整个检测的科学性。同时也要对钢筋的焊接方面进行检测,以多种手段来避免出现钢筋断裂和焊接不良等问题,保证整个检测环节范围全覆盖,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后对建筑尺寸进行检测,能够保证期深度和面积等满足设计标准,保证整个主体几何尺寸的测量结果科学。
2.4楼板板厚检测法
楼板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压力承载工具,也能保证各个主体结构有效连接,所以在施工中保证楼板的厚度能够避免很多安全事故。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楼层高度和楼板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不协调情况。同时也要按照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房间以及跨板等进行随机的抽样检测,如果出现问题时,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修整。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
对于主体结构实体检测,由于伴随着一定的随机性,所以检测人员对样本空间的确定意味着是否合理的把控该项目工程的主体质量,在完成实体检测工作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行业标准,通过已有资料、施工图纸、设计方案等内容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检测人员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建筑的随机抽查,以保证利用最小的工作量完成最高质量的检测工作。对于每一个项目本身的主体结构检测而言,我们通常有项目自检,委托相关专业的第三方进行常规实体检测,平行检测及质监站监督抽样检测等,针对不同的类型我们需要在实际检测过程前制定好相应的检测流程、检测方案,明确检测的内容和范围,以书面形式通知各自对应的委托方,对应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保证工程检测质量符合要求。另外检测人员还应当与施工单位及时联系,避免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检测工作的延误。
3.2检测人员专业性
检测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如果不经过专业培训,会对同一结构构件结果产生因人而异的混乱现象,比如超声回弹法检测过程中,由于不同首波高度下检测的声时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声时测量中需要采用衰减器先将首波调节至一定高度后再读数检测,这些都是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避免误差出入过大。
3.3采用先进设备和检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工程质量检测设备、技术也迅速更新,检测单位要结合这些硬件优势,对检测方法进行创新,不断增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因此,采用更多应用先进、效率高的检测设备,如楼板测厚仪、混凝土裂缝检测仪等。使用新型检测设备之前,对设备的外形、技术条件等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质量检测要求。创新的检测方法也要测试其合理性,通过审核后才能真正的应用于实践。检测人员在工程现场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主体结构构件进行抽查。这种检测方法实施时,合理确定抽样数量是关键,一般遵循选择同类构件中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构件和负载效应相应较大的构件的基本原则。样本容量要高于总数的11%,且样本有代表性,否则难以保证抽样检测的可靠性,这样会造成检测结果无效。如,对于混凝土试块进行随机抽检,指派专人按照技术标准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抗渗性、抗压性等,以及混凝土混合材料等,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技术检测。对于梁板钢筋,要截取梁柱构件已经焊接好的一段钢筋进行检测,遵循随机且有代表性原则。在随机抽样检测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采用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两种方法进行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动态检测法:在起振器脉冲、共振的作用下。对构件的振型、频率等进行测量;静态检测法:通过超声脉冲阀、回弹法、雷达法等对构件质量进行测量。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混凝土构件不适合采用静态检测法,如地下室底板等。遇到结构复杂部位,可以综合采用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全面缺乏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唯有切实做好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符合相关标准。因此,检测人员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合理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继而有效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秀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途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66.
[2]代真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