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5263419851202XXXX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稳步前进。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在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起到了直接作用,那么,在今后的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中,想要更好地做好土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要合理安排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预防和养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土木工程建筑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现阶段,大部分建筑物工程都会采用混凝土钢筋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如:施工材料来源广泛、造价成本低廉、易于施工、操作简单等,并且在施工期间可以实现高效作业。但是在实际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这部分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有效地把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内容。
1土木工程与混凝土概述
1.1土木工程概述
土木工程就是通过对专业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进行的工程勘测、设计以及施工、保养、维护的一种技术型活动。土木工程的主要属性以次是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社会在不断发展,土木工程的具体含义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目前已经发展为集勘查、设计和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土木工程的出现与发展均实在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下而发生的,因此每一阶段的土木工程都会表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技术等方面的突出性特征。此外该学科实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之上才得以逐步形成体系的,所以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
1.2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这种混合型施工材料是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又被称之为砼。该材料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砂石及水等,将相关材料按照规定的配置比例与添加顺序进行配置搅拌而成。目前混凝土这种施工材料以及质优价廉、操作简单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成为现代土木工程最主要的材料之一。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
2.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准备工作中,通常包含混凝土供应与材料配比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以某工程为例来看,在设置转换梁的时候,可落实水平施工方案设置;即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中,通常包括二次浇筑施工,整体浇筑高度维持在1.1~1.3m。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就需要对混凝土配比材料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是粒径6~29.8mm且含泥量不超过0.8%的碎石粗骨料、细度模数2.7且含泥量不超过1.8%的中砂细骨料以及P•0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上述原材料准备完成之后,可结合实际状况适当增加RW高效减水剂、高效低碱微膨胀剂、I级粉煤灰等缓凝试剂,各种材料包括RW-3高效减水剂∶膨胀剂∶粉煤灰∶水∶粗骨料∶细骨料∶水泥=16∶62∶78∶198∶996∶684∶398。在混凝土入模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入模的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在混凝土输送设备以及搅拌设备摆放区域内加设适当的保温遮阳措施。而结合本文所选案例来看,因为施工所用混凝土以商品混凝土为主,所以,在实际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借助相应检测设备对混凝土塌落度实施严格检测,并将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7~19cm。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混凝土的塌落度低于15cm,则需要加入整体混凝土总量1.45%的RW-3减水剂,并搅拌60~100s,这样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塌落度,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不仅如此,在前期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实施平面十字中线放线的方式,以保证整体混凝土结构浇筑轴线控制限度与构件平整度都达标。
2.2运输和搅拌
运输和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环节必不可少的工序。混凝土搅拌前要对构成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砂石料、石灰、水、各种添加剂等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最佳配合比,要通过科学计算,多次试验来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搅拌顺序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同时要控制好搅拌温度,以此降低搅拌过程中各种干扰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转载次数都要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运输过程中要通过涂刷防粘液的方式来降低离析现象的发生几率。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在塌落度等指标满足施工标准的前提下方可使用,若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要经过二次搅拌处理后才能使用。
2.3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要加强对浇筑作业的重视,同时在进行浇筑作业时需要确保其连续性,严禁施工过程中停止,并且还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混凝土性能的统一。一旦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中断,则需要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办法,避免因为两次浇筑而使得混凝土结构难以实现有效的接合。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结束浇筑施工后,需要马上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与检测人员共同进行质检。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密实度不达标、钢筋偏移等一系列问题,则需要进行返工,从而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在进行浇筑作业时还需要进行振捣,按照具体的施工标准实施各项操作,必须要确保振捣操作的均匀,严禁插入过深或与钢筋、模板等发生触碰,确保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浇筑质量。在选择混凝土的具体浇筑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为庞大,则需要在夜间完成浇筑操作,避免白天温差大而造成混凝土胀缩。
3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对策
3.1强化创新意识
应该不断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创新意识。现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仍然处于发展当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意识对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各个相关部门、政府部门以及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以促进员工创新意识的提升,从而推动混净土施工技术的不断的创新,以促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得到提升,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以实现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不断地得到提升的目的。
3.2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水平保持一致,应该有效的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想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首先应该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重点环节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对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点难点进行记录,以保证在后期能够总结相关的经验,以为今后的混凝土后期的施工提供宝贵的借鉴。其次是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现场管理,要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的管理制度,对混凝土原料的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避免因原料放置以引发的不必要的问题。
结语
总之,在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中,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成为其中的重点和关键,故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强化对混凝土结构约束力的控制,提高混凝土约束力。同时在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中,要提高抗裂变的技术水平,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现象,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因施工细节等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廖文有,方明龙,刘梁斌,等.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25(11):1119-1120.
[2]李绮文,张杰克,张力尹,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19,132(04):1178-1179.
[3]尚凯华,方从新,刘江北,等.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24(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