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六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道路桥梁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通过该项工程,可以建设出更佳优质的桥梁道路,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同时也可以全方位提升人们对于社会建设的满意程度。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问题是其中一项比较关键的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对于该问题的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所以,需要对于该项工作做出细致且全面的分析,从而全方位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1软土地基的概念及特征
1.1软土地基的概念
所谓软土指的是组成中含有一定量泥砂或是泥砂成分的土的全称,软土的压缩量和含水量都较高,透水性和剪切强度较低,因此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
1.2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
软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孔隙比较大,软土地基的土质通常十分松散,土粒与土粒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因此它的空隙较正常土质地基来说更大一些。第二,含水率高,一些靠近河流湖泊的土体,它们的地下水含量较高,导致土地内部含有大量的水分,久而久之形成软土地基。第三,压缩性高,软土地基相对于正常地基来说承载能力较差,因此在受到外界负荷的时候,中间的大孔隙会受到压缩,且土体内部的水分会被挤出,导致土体体积迅速变小,如果此类地基出现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就会导致道路内部结构变形甚至出现开裂现象。第四,透水性弱,由于软土地基本身的含水量已经很大,当遇到多雨天气时,下部无法吸收水分,水源会长期积累在道路上部无法排走。第五,变动灵敏性高,软土地基由于内部存在大量的水分和气泡,导致地基体积十分不稳定,当受到一定荷载力时,极可能由于受力不均造成其体积发生各种变化。
2做好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工作的意义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施工技术的优劣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具体来说,在施工期间土质的稳定性会受到软土地基的影响,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道路桥梁施工一般不会直接选择软土地基,针对于工程当中所面对的地基,通常需要先做打地基处理。针对于软土地基本身来说,由于其本身特性,即天然含水量比较高,空隙大,所以导致其具有比较高的压缩性,所以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于这个问题进行处理,防止在施工完成之后出现沉降的问题。在桥梁道路工程中,压力变形会对于工程本身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甚至在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工程出现瘫痪的情况,危害到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影响道路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诸多问题,基于此,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需要优质做好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施工中,需要由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其兼顾工程造价、工期要求、施工技术难度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随后采取正确施工处理方式,将软土地基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全方位保证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道路出行服务。
3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3.1表层排水方法
软土地基表层含水量较多,将软土地基多余的水分排出来是必须的,而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表层排水法进行处理,进而使软土地基可以满足施工的要求。在使用时,施工单位要全面调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周围的水文地质环境,并进行掌握。如果工程地势低,那么泥石流就极易出现,因此,施工单位就必须在软土地基结构中设置增加防渗层,并且使用吸水性能好的回填材料进行基坑回填,以此来提高排水性能。当工程地势高时进行排水,我们可以利用地势优势设置排水明渠来实现软土地基加固的目标。
3.2加筋方法
施工单位通过加筋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选择不锈钢钢带和竹片等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想使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性提高,形成复合地基结构就可以实现,施工单位应该使用土工格栅层和砂石垫层来形成。在施工时,使用的填铺材料和施工工艺必须严格合理的选择,例如在铺设土工格栅层时,铺设必须要均匀且紧密,以免出现地基变形问题。之后在软土地基中加入加筋材料,进而保证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3.3堆载预压方法
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堆载预压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原理就是利用外部荷载强行压制地基水分排出来,进而使土层之间的缝隙减少,满足软土地基施工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在选择处理的各项参数时,要结合着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合理确定荷载定额。在预压堆载的过程中,每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和观测,并将观测到的频率和周期进行合理的确定,以保证处理的效果可以符合要求。在施工中,每天加荷应保持在0.1m左右,以免超出地基结构负载能力之外,使地基结构失稳且不完整。在以后的施工中,堆载的地部面积尽量加大,并比顶部面积小。
3.4强夯方法
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时,强夯法也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强夯法在施工中就是将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密实度进行加强,进而将其承载力和结构强度进行提高。在使用之前,施工单位应对填充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将放样的测量精度进行提高,设置合理的强夯点,以确保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夯实的顺序应当从两侧逐步向中央推进,同时也要对夯实的频率也要严格把控,进而保证软土地基的密实度能够符合标准。在进行强夯之后,施工单位在验收时,一定要对检测的夯实质量严格要求,一旦发现有些部位存在问题和不足,应再一次进行一次夯实,以此反复,进而达到夯实效果。
3.5灌浆法
灌浆法通常用在软土地质特别严重的路段,技术施工人员利用粉喷法和电化学原理等方法将水泥砂浆灌入地基的细缝中,从而改变地基土层的性质,提高地基土质的强度。灌浆法施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选用性能较好的电钻,按照预先设计的灌浆位置进行固定,对于喷粉量、停粉时间以及灌入水泥浆的量都要进行严格控制,另外在工程实施前应该进行实际勘察,确保制定的计划行之有效。
结束语:综上所述,一般来说,开展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的时候,必然将面临着软土地基处理是否科学的难题。一旦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错误,便会造成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道路桥梁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科学运用十分必要,应该进行重视。与此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需要事先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考察工作,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通过此项举措,不仅可以延长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而且确保了出行的畅通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马丽霞.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107-108.
[2]李敏.软土地基上道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改进[J].科技通报,2018,34(03):75-78.
[3]吴志刚.探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6(24):170+173.
[4]曾凡举.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35-136.
[5]姚彦.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