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陈伦文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陈伦文
[导读] 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与路面共同承担交通荷载作用。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市政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与路面共同承担交通荷载作用。因此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稳定性和整条公路的使用品质,对于土质填方路基而言,填土土质含水量、压实度等因素决定着路基的最终质量。本文通过作者的工作实践,就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质量;压实控制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市政道路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通的顺畅与否。作为城市市政道路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质量。加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路基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建造路基的材料主要是土石类散体材料。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以及不断受到行车的碾压,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按照《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1、结构稳定性
        路基需要保持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但是路基经常受到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破坏和日积月累行车的重压,极易发生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保障路基的安全。道路的路面靠路基来支撑,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路面。
        2、强度
        除了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以外,还要注意路基的施工强度,不能发生过大的形变。在施工过程中,对路基开挖和填筑的情况要根据设计和实际情况经常检查,保证强度。
        3、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二、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材料的影响
        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直接影响路基工程的建设质量,从而影响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施工材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质量不合格,应根据市政公路质量标准选购,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作路基填料。但目前材料选购上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多以外包形式进行,在选购施工材料时,关注施工成本较多,往往会选择质量相近而价格较低的材料,从而致使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并进一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2、质量控制不到位
        要采取一定的质量控制措施以达到强化路基施工质量的目的,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依据工程需要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规定,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等,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膨胀和膨胀量等试验。但实际情况是缺乏相应的质量控制单位更没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有些监管单位的质量控制措施无力,对路基施工干预较少,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管效果,即使发现了路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往往流于形式而不能及时制止和督促其改正。


        三、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路基建设之前要对施工作业区域进行详细排查,如目标路段是否存在较大的斜坡、沟渠以及淤泥等,要对该地段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对路基建设工作带来影响,应通过各种处理手段保证目标区域的良好施工条件。同时,明确路基下部的管线埋深及地下不明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在施工前期或施工中期,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建筑平面位置、高度及几何尺寸等参数在施工现场进行放样,同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校核,保证施工内容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施工测量主要有导线、中线以及水准点复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要熟练掌握图纸内容,根据施工现场认真核对图纸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时必须精确定位,保证后期路基、构造物施工定位及几何尺寸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另外要做好施工测量工作以降低城市各种管线对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施工中的损失。
        3、填方路基管理
        在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前应该选择一段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配备专业人员对松铺系数进行测定,并根据分析结果来确定路基的压实遍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设备以及每台设备所承担的工作量等。在正式填筑施工前进行路段实验可以进一步确定填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利于及时修改完善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而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路基填筑施工
        在路基填筑施工时应以实验路段的数据为依据来确定最佳铺填厚度,在土石方摊铺施工时应保证松铺厚度和宽度,其宽度应比路堤要宽,并留有足够的余宽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施工时对施工设备、填筑分层厚度以及碾压遍数等系数的控制应以填筑土的湿度、类型以及施工环境为基础来确定,保证达到施工要求。加强对填筑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根据施工时间、地点以及气候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施工方式。
        如在6、7月份多数地区为雨季,填筑土的含水量比重较大,路基的稳定性易受到影响,施工时不但要做好施工地区的土方调配,同时需要做好排水,施工时间比较长地段的填筑土防水措施尽量减少雨水侵入,以防影响路基严密度、稳定性及强度。必须保证路基土壤天然结构不受扰动,保证附近建(构)筑物的安全。采用明沟排水,排水沟的断面及纵坡应根据地形、土质和排水量确定。当需用排水泵时,应根据施工条件、渗水量、扬程与吸程要求选择。施工排出水,应引向离路基较远的地点。
        5、路基压实施工
        压实施工是保证路基稳定性以及强度的关键环节,施工时应按照相关规定以及实际情况来确定设备、碾压次数等。在压实施工时应选择先边缘后中间、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施工方式,均匀一致。压路机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逐渐增加路基强度直到满足施工要求为止。填土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实验段试验确定。在遇到弯道碾压时应选择从低到高的碾压方式,在重复碾压时前后两车轮重复度为12至20cm,碾压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压实度应达到要求,且表面应无显著轮迹、翻浆、起皮、波浪等现象。另外在进行路基填筑压实时要避免出现混填现象,同一个水平层应该选择同一种填筑材料,回填前应注意分层碾压。
        6、软土路基的处理
        软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一直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路基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用灰土挤密桩工艺,如果目标地段的土壤含水量过大,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干粉或石灰粉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降低土壤的含水量来提高土壤的承重能力,进而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利用土工合成料对软土地区的路基进行加固,在软土路基的表面铺设土工布,并在土工布上进行填筑以及压实等工艺,充分利用土工布的过滤、排水效果来降低软土中的水分对路基的影响。
        结束语
        作为城市道路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整体质量。我们要在把握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基础上,联系各方面实际,深入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以施工工艺为导向,全面高效控制路基工程各施工环节质量,确保路基坚实、稳固、耐用,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红强,张茹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