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六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0
摘要: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增加。要满足施工需求,就应重视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不同路段施工情况,并运用不同施工技术进行建设。传统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需要,因此,可运用新型施工技术进行工程建设,保障工程质量的提高。本篇文章笔者是针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地基填筑材料与施工设备的选择、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不同环节的施工技术运用的过程。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策略
1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出现沉降段的原因
1.1路基路面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合理是引发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重要原因,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搭板和增加钢筋使用量是设计路基修建的主要方式。此类设计方式主要是从路基桥梁的路基路面出发,通过改造路基路面的结构,使道路桥梁的实际承载量和抗压性能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使用此设计方案不可避免会采用搭板设计。而车辆在该路段的行车过程中,易出现跳车问题。由此可见,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搭板和增加钢筋使用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需要从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改善,才能避免因结构不合理而导致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
1.2未科学合理选择填料及压实方式
填料也是导致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影响因素之一,道路桥梁的沉降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沉降段中加入填料。而填料的种类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普通黏性土以及高强度黏性土等。而许多施工单位在填充沉降段时,大多数均会选择普通黏性土。此类填料虽然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要求,但是普通的黏性土会由于自重与长期性的荷载压力导致沉降段出现局部压实,进而导致沉降段出现不均匀的问题。在使用普通黏性土完成填充压实施工时,虽可以短时间内满足工程设计的标准,但随着压实度的不断上升,后期压实作业也会逐渐减缓。同时,压实度也会低于前期的标准,若后期没有得到长时间的压实作业,则会导致投运阶段与后续施工阶段出现不均匀沉降。
1.3引道地基的处理未遵循合理化原则
影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原因中,引道地基没有得到恰当处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其在处理过程中未遵循合理化原则,会导致道路发生桥头跳车。而许多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由于自身的施工设计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会由于地质钻孔不足或深度过浅等原因,导致软土层的位置不能准确把握,使地基的合理化处理受到影响。同时,引道地基的处理也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地基受到破坏,从而出现不均匀沉降。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准备
2.1填筑材料选择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填料选择尽量选择比较轻型的填料,保障压缩模量的提升,防止由于变形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施工情况对于填料进行选择,并对填料进行综合运用,保障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渗水性能的提高。比较常用的施工填料有砂砾土、砾石土、工业废渣。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新型施工材料不断涌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通常使用新型材料是泡沫混凝土,可以对于地基的地形变化进学科学控制。
2.2重视施工设备的使用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还需要保障施工设备的熟练运用,对于实桥台连接的部位,施工人员需将锥坡堤预压回填、碾压路堤这两个施工同时进行,应以施工效果对压实机进行选择。若是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使用比较大的机械,可能无法将地基压实。经过施工,发现大型机器只合适部分路段施工,而对部分路段的施工效果不好,那么这一路段可以选择小型振动压实机械进行施工,保障工程质量提高。振动压实机械中,大型压实机与小型压实机应做到积极配合,保障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压实工作质量的提高。
3施工技术要点
3.1深化水文与工程地质勘察并保障软基处理得当
为了确保沉降段的软基得到合理的加固处理,应确保前期水文与工程地质勘察达到足够深度,充分掌握沉降段软土层的厚度、土质以及分布状况,从而设计最为可行和有效的基底处理方案。首先需要在相应地段进行足够的钻孔取样分析,准确评估不同区段的沉降量,优化软基处理技术方案。根据软土层含水率、深度和位置等参考数据确定施工工艺。当软土层含水率高且位于地下水水位之下时,需要进行排水和设置路基排水设施。而较厚的软土层可采用石灰土、粉煤灰置换固结工艺,或者利用深层搅拌桩、粉喷桩以及实施超载预压等进行加固。其次无论采用哪一种具体的软基处理方式,都应在施工进行中进行沉降观测,实时评估施工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复,例如对搭板脱空问题实施灌浆填充等,原则上应将各部分结构的沉降差控制在5cm以内。
3.2优化过渡段结构与施工工艺设计
不均匀沉降和变形是引发沉降段结构病害的根源,而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的合理选择,有助于控制沉降和变形差,抑制裂缝以及塌陷等病害的形成。首先桥台基础结构采用桩基础有益于增强其抗不均匀沉降能力,而过渡段的道路基层和面层结构设计中,根据基础条件适当增加水泥或石灰稳定土垫层、使用土工格栅,也是均衡结构变形差和刚性的有效措施。
3.3合理选择路基与路堤填料并保障施工质量
填料的物理性质与力学特性决定了路基和路堤的结构强度、塑性变形量,因此需要依据相关设计规范和现场情况,选择能够满足沉降段路基、路堤设计要求的填料。首先路基填料必须有足够的透水性,砂石以及矿渣基本都能够满足要求。而桥台部位的路堤填料需要有更强的可压缩性,保障路桥衔接段的刚性平缓过渡,有效控制施工材料的塑性变形差。其次在填筑过程中需要基于实时检测,保障压实度均匀且满足设计要求。
3.4控制好搭板施工质量
搭板施工质量关系到桥台与路面之间能否平顺过渡,因此在沉降段施工中应重点加以控制。首先搭板长度设计在施工前要再次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其起到均衡结构刚度、合理传递行车荷载的作用。其次在钢筋敷设定位以及锚固过程中,精确测量和复核其间距、标高以及长度等参数,并且通过规范化的测试保障钢筋以及弹性支座等材料的性能。此外为了有效控制桥台与路基路面之间的沉降差,应在搭板混凝土施工中设置反向坡度,缩小施工后的沉降差并保障路面平顺过渡。而在搭板与桥台间的细节处理方面,应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设置倒角和进行缝隙填充,填充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避免在结构变形和沉降过程中出现结构损坏和渗水问题。
结束语: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保障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路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分析,认真研究、分析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原因,深入研究施工技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施工技术,有效保障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丁洋.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述[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02):26-28.
[2]赵新宇.浅谈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2):269-270.
[3]沈义.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3):101-103.
[4]郝丽静.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5,41(17):126-128.
[5]马东旭.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01):254-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