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就是自己在学校的家长,是自己的直接负责人。每一个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不同,个性也不同,但是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都是一样的。由于初中生思想不成熟,看人只从表面出发,所以班主任要收起严厉、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与学生平和的交流,使学生感觉到温暖,这样才能加深二者的关系,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关键字:初中阶段 班主任 温暖教育
受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初中正是学生渴望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束缚,追求人格独立的时期。但是,他们的心智又非常的不成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并且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再加上,初中生处于情感萌发时期,非常容易对身边的异性产生好感,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正确的看待身边的友谊。只有学生的身心健康,才会更加乐观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班级是一个集体是学生共同学习的地方,班主任通过制定人性化的班规,吸引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更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关注学生心理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关爱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上文提到,初中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可能来自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也可能是学生的情感变化,总之不管是有了何种问题,学生都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对此,班主任需要细心地关注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变化,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摆脱困惑,更加专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小红是班级里名列前茅的好学生,人长得漂亮性格也活泼开朗,同学和任课教师都非常喜欢她。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变得不爱讲话了,上课也不积极的与教师互动了,成绩虽然没有明显的退步,但是综合评价等级降低了。为了了解小红行为变化的原因,笔者与其进行了一次心理访谈,在访谈中,小红多次欲言又止,在笔者的不断努力下,她终于说出了班级某位男孩子给她写的情书被家长发现了,家长禁止她与男同学交流的事。得知了原因后,笔者分别与小红的家长和小红进行了交谈,希望家长尊重孩子青春期的变化,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看待这种问题,也希望小红和男同学正视这种欣赏的情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只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学生的心理才会变得轻松,从而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在学习上。
二、制定人性化班规
班规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遵守的班级准则,制定人性化班规,能够使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从而更加爱护班集体。
人性化的班规需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既有一定的限制性,也要使学生认为规则的设定是为了自己和集体变得更好,这样班规才具有权威性,才会使学生自觉地遵守。
上下课的时间是学生必须要遵守的班规,如果有的学生迟到,有的学生早退,那么班级将会多么没有纪律性。所以,所有人都要遵守学校制定的上下课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可以迟到早退。另外,卫生也是小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心情开朗,学习态度积极向上。班级的环境需要全班学生共同维护,所有学生不可以在教室乱丢垃圾,要保持教室干净卫生。再者,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上课总是会出现走神、交头接耳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规限制学生的行为,如:被发现走神或交头接耳时,如果学生能够回答正确教师提出的问题,则可以被原谅,如果回答错误,需要在课下为任课教师讲述当堂课的重点知识,以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总之,班规制定的范围很广,班主任需要结合自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三、学生参与式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领导者,但是班主任所承担的事务很多,往往没有充足的精力面对班级的琐事,这时就需要班主任懂得责任下放,让学生来帮助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既能够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培养学生一定的管理能力,使学生更加爱护班集体。
班委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学期开始,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文体委员等职务,每个被选出的班委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为班级学生服务。如:班长是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的桥梁,班长要向班主任反映学生的意见,也要向学生传达班主任的指令。纪律委员负责依照班规,监督本班学生的纪律情况,并对不遵守的学生实施惩罚措施。文体委员负责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组织班级成员参与和练习......班委既然享受了一定的权力,也要承担学生对其的监督和评价,每个学期末,班主任会组织学生对班委的能力进行评价,评价合格的学生能够继续任职,不合格的学生需要让位给更有能力的学生。
结束语: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大家长,要懂得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构建的积极性,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将班级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班级的凝聚力才会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才会深。
参考文献:
[1]闵昭. 在“爱心互动”中丰富班主任工作的艺术[N]. 江苏教育报,2019-12-27(004).
[2]王占霞.浅谈怎样做个有“温度”的初中班主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