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手高三(12)班已经有两年半了,从分班时的焦头烂额到如今的轻松洒脱,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总说爱情最需要的是“陪伴”,而师生情又何尝不是,经历过起初学生对班主任的不理解到如今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阶段,我看到了“陪伴”的力量,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作为班主任,就是用“陪伴”去唤醒那些坠落于各处的心灵。
关键词:分析问题 管理 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312班是理科实验班,班上的同学性格各异,男生中既有脾气暴躁的学生也有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学生,同时理科班的女生也是“女汉子”式。这样一个活力四射的班级,如果不加约束,班风就会倾向于浮躁,而对于一个理科班来说,浮躁是学习的天敌。因而在接手班级后,我选择了严厉的管班风格。比如宿舍管理,一旦有扣分就会在班上批评当事人;上课瞌睡或者讲话的同学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批评。对于一个实验班来说,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效果显著,但是久而久之,负面效果也很显著,例如学生负面情绪严重,有些性格急躁的学生会直接质疑我的管理,尽管每个月都是文明班级,但是师生关系不容乐观。教师测评中的评语便是学生情绪的宣泄,因而如何处理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情绪之间的冲突是我这两年教学生涯的探索目标。
二、分析问题
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开始反思过去的教学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了如今的一笔财富。实验班的学生虽然学习习惯有待提高,但是情商值得赞扬。因而在总结这两年的经历时,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1)管理刻板化
由于性格的使然,对待任何事情我都比较刻板,凡是提前规定好的事物一概不准改变,尽管班级规定是大家一致通过的,但仍然会有学生在犯错后不承认班级规定甚至不接受惩罚措施,于是老师和学生开启了一场拉锯战,尽管胜利的都是老师,但是其中的心力交瘁和情感的投入程度远远超过事件本身。
(2)语言不艺术
“语言就是一架展延机,永远拉长感情。”教师是与学生打交道的一份职业,尽管学生的世界远远比外面的世界纯粹,正因为孩子世界的单纯,我们才更要呵护他们那颗脆弱的心。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的棱角还未磨平,我还是为学生的不良习惯伤神,还是会因为一件小事钻牛角尖,当我们无能为力或者声嘶力竭时,语言就成为了我们伤害他人的利器。事后虽也安抚了学生,但气急之下的语言也像钉子一样插入学生的心坎。尽管学生是在犯错情况下受到批评,但是不艺术的语言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激起其他学生的反感,进而教育成了班主任的独角戏,学生却成了教育的旁观者。即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但是老师的语言成了阻碍他们改变的绊脚石。
三、解决问题
担任312班班主任已经两年多了,今年是学生至关重要的一年。下面我将总结高三以来我所做的一些改变。
(1)管理人性化
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来说,惩罚早已不能减少其犯错的频率,有些学生冥顽不顾,全然蔑视规则,因此实验班的管理机制远远不是“惩罚”了事,尽管312班已经是个成熟的班集体,但是迟到、上课开小差的不良风气依然猖獗,随着彼此之间的熟悉,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产生了抗体,过去刻板的管理模式在高三阶段急需改变,如我班周同学,从高一开始就存在迟到、上课开小差等不良习惯,而其因是单亲家庭出生,本就比其他同学敏感也更固执,高二时,他经常因讲话被老师投诉,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会有吵闹。高三后的小周收敛不少,但是不良习惯依然改不了,不久前其在考试中因用手机看球赛被监考老师没收手机,得知这一消息的我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开启了和他的一段心灵之谈。
【对话内容如下】:
我:你为何会有手机?
周:提前去负责人那里拿了,卷子写完了就看会球赛。我是卷子写完才看的。
我:你是不是觉得只要能得高分就可以随便做什么?哪怕是违反校规呢?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总有些学生觉得只要分数考好了,自己做错什么都可以原谅,但实际上你要明白:高考只是一时的,学习才是一世的,你之所以现在要学好数学或者化学,那是因为你在学校,你要做好范围内的事,不要指望他人。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写完了作业就没有任何目标了。
我:你很喜欢NBA,肯定有自己喜欢的球员,难道你只是喜欢他们在赛场的风光么,你有没有了解过台下的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没有日复一日的练习如何做到赛场上的游刃有余,你也即将上战场,你觉得你做到了你偶像那样的努力么?
周:没有。【沉默不语】
我:手机就高考以后拿吧?我知道你现在可能会痛恨老师没收了你的手机,但是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那天,你会感谢这个晚上的“惩罚”。你也可以选择拿回手机随便玩,你自己选择吧?
周:现在不拿,放到老师这里。
简短的对话不仅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也让他意识到老师是真心想帮助他。教育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的答案永远不是唯一的。
(2)偶尔的小感动
我们班依然保持着生日榜的传统,由于时间的紧迫,大型生日会被小小感动所取代。过去我们班每逢同学生日,都会用班费为小寿星送上班级的小心意,今年是和他们相处的最后一年,一次班会课上。我深情地说:“我们相处的时间寥寥无几,我希望你们在学校的每个生日,都有我的参与,所以我自掏腰包为我们在学校过生日的小寿星送上生日祝福,希望你们高考顺利。”于是每次有学生生日,我都会提前买好小蛋糕并且写好祝福卡片送给小寿星,偶尔的小感动让这些孩子慢慢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实现“无为而治”的良好班风。
(3)陪伴的力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老实说高三最让人害怕的不是高考而是时间太漫长,我们总觉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而老师将来会有很多届高三学生,因此不必太过较真。可是对学生来说,他们只有一次高三,我们不必想当然地认为高三后的他们会对学习义无反顾,因为作为孩子的他们也会疲倦,也会因为看不到希望而无助。这时班主任的陪伴尤其重要。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每周的三个早读,我一定会在6:25前到达,以身作则的早到比任何说教都有效;高三学生的心态好坏决定了其高考成绩,因此,办公室或者教室门口经常会看到我单独找学生谈话的身影,有一次,一个考试不理想的学生主动找我,说希望我以后能经常找她聊天。那一刻我明白,我们以为的耗时不见效的工作会在某一刻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督促学生早到班级,杜绝拖拉的习惯,考前一周我会实行早到打卡制度,这个制度的操作要求班主任也必须18:00准时到班,在黑板上记录下18:00前和18:00-18:10分的早到同学,之后拍照发到家长群,这项制度的实行让平时一些动作缓慢的同学也能加快速度,有些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一周都榜上有名。“陪伴”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需要你任劳任怨的付出。看似无动于衷的学生也会在无时无刻地陪伴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如今年的班主任测评中就看到了很多孩子提到老师的陪伴对他们的影响。
四、评价与反思
时隔两年,我开始更加确定,所谓师生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此时此刻不断地提醒他激励他,你站在原地,看着他砥砺前行亦或徘徊不前,而,但总有一天他会慢慢领悟你当初的坚守。
参考文献:
【1】孙施霖.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J].文学少年:中学生成长快乐,2016(6).
【2】张贵申.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新材料作文“请放下手机”导写及例文[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000(003):P.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