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品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小学班主任要积极履行班主任职责,通过用心关爱学生,营造温馨班级;实施自我管理,培养管理能力;着力率先垂范,发挥家校共育等方法和策略,多措并举做好小学的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方法与策略
在小学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校领导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执行者;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在家长眼中,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教育者,是孩子的第二家长。可见,班主任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不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现在谈谈自己十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和思考:
一、用心关爱学生,营造温馨班级
一个班级,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何愁班级中的学生会表现不好呢?要有家的感觉,必需做到如下:
(一)偏爱后进生。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工作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同学们对这些人也不能歧视、捉弄,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说我们班的小周同学吧,真可以说是个猴子屁股,刚开始他坐哪里,那里的纪律就差,闹哄哄的。在班级管理实施的时候,我问他:“你想管其他同学吗?想当一当班干部吗?”他感到很意外,又感到很惊喜,“我行吗?”他自己也有点底气不足。“行,但是条件是这星期的表现要好,同学们都是你的监督员。”这一周的表现他真的好转很多。我也实现自己的诺言,让他来参与班级的管理。当然,在这期间我也是背着其他同学时时提醒他,自己是班级的管理者了,更应注意自身的行为表现。他的纪律现在好很多了。
(二)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被掩盖、被原谅、被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会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三)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里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例如,我们班的小林同学,她学习成绩一般,在陌生人前从不说话,遇到问题只知道流泪,现在能跟我交流了,我觉得也很开心。
二、实施自我管理,培养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当然,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班规跟上学生和班级的变化,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一)建立值周班长制。按学号轮流来当值日班长,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常务班长协助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二)民主改选班干部。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班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班干部从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日班长管理班级,负责文娱、体育、劳动、学习等各方面的工作,并记录工作情况。
(三)事事落实到个人。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长效机制。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等。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三、着力率先垂范,发挥家校共育
(一)教师要言行一致。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与家长交流时,我常常听到好多家长反映: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一句顶家长说十句。的确,我们班主任老师往往是小学生心中的偶像,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往往要率先垂范。例如要求学生桌凳要干净、学习用品摆放整齐,我首先把教桌擦拭干净,桌上用品依次摆放;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我首先自己做到,把不用的废品放到垃圾桶中。每天早晨我都是早早到校,到教室里转一转、看一看,随手捡起脚下的垃圾,下午放学后,我也到教室里走一趟,看看教室里门窗是否关闭,然后才放心地走。
(二)发挥家校共育,就要不辞劳苦做好学生的家访工作。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只靠我们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是不够的,还应该得到家长的协助。因此,在每学期的班级工作中我都有目的、有计划地走访学生家长,运用电话或微信、家访、请家长到学校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变化,及时向家长汇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协助科任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由于我的主动,有些家长也很愿意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过来,希望班主任教师帮忙。这样的双向活动,使家长也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同时加强“安全教育”,使“安全”牢牢地刻在学生心中,做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总之,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千头万绪,磨不完的嘴,跑不完的腿,大事、小事,学生的事、家长的事等等,整天忙的团团转,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深深地爱着我从事的这个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我虽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走过的每一段路,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能折射出我生命的价值,“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参考文献:
[1]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