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 张忠良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张忠良1 唐亚男2
[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基建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业开展及施工管理质量的控制引起了施工单位及业主单位的重视。
        1.身份证号码:51062319811221XXXX;2.身份证号码:51062319830312XXXX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基建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业开展及施工管理质量的控制引起了施工单位及业主单位的重视。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如何有效提升工程管理质量,并且合理发挥管理效果,则成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策略
        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长足的发展,同时,对建筑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背景下,需要做好相应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其施工质量。然而,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故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企业施工过程中,增强质量控制可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建筑人员安全施工。实施工程建设时,如果遇恶劣的施工环境,或缺乏足够的施工设施,加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到土木工程质量。另外,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大力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尤为必要。
        2.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问题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人员问题为主要存在的一种问题。其中人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管理人员配置不足,造成的管理质量不合格,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以及管理漏洞的现象。其对于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2物料问题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影响其质量控制的因素方面分析,物料问题为主要存在的一种问题。而物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物料基础质量不合格、施工物料配比不合格、造成的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现象。如水泥质量不合格,引起的结构裂缝、结构变形现象。其中分析物料存在问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性及业主单位的实际权益保障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3制度问题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缺失,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的管理施工过程质量不合格,为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其中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从其涉及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序方面分析,造成的危害大,经济损失高,且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控制及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4设计及验收问题
        工程设计与工程验收是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分析土木工程管理施工中工程设计及工程验收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程设计不规范、设计错误、设计误差、验收环节不完善、验收科目缺失,引起的施工质量不合格、施工成本超支及施工返工现象,对工程施工中的过程监管及工程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土木工程管理施工中存在问题的质量控制策略
        3.1提升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术业有专攻。从专业性的角度分析,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关于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施工单位可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人员技能培训,落实技能考核,以及加强理论知识培训的方向进行发展。此外,巩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实践作业前期施工单位,还应落实一定的现场指导作业,以此确保相关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达到提升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增强工程应用效果的目的。


        3.2落实物料市场调研及质量检测
        基础物料质量不合格,对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落实物料市场调研及质量检测,是控制土木工程管理过程质量的主要策略。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物料市场调研作业的开展,应基于工程施工设计中的需求物料,结合区域物料供应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基础物料的价格、品牌、应用行情调研,以此提升后期物料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性。物料质量检测作业的实施,可通过放样测试的方式,结合设计参数、设计要求,针对材料强度、静荷载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变形系数进行检测和评估,最终达到合理选择基础施工物料、增强工程施工质量及合理发挥工程管理效果的目的
        3.3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为有效规避土木工程管理施工中的制度设计问题,施工管理单位可通过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的方式进行发展。其中关于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施工单位可基于施工物料配比、施工设计内容以及施工人员组成现状、机械设备组成现状、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各类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基于设计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关管理人员的配置以及管理、反馈、处理机制的设计,最终达到提升管理质量,优化管理效果的目的。
        3.4落实设计审核,完善施工验收
        无规矩不成方圆,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落实工程设计审核,完善施工验收作业,则为有效的控制策略。关于设计审核作业的实施,应以业主单位为主,联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物料供应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内容的审核、优化和完善,以此保障工程设计应用效果、降低设计漏洞造成的管理质量不合格现象。此外,工程验收作业的实施,从验收程序方面分析,施工单位可通过预先验收、整改、优化处理的方式进行工程验收。前期验收完成后交由验收机构,进行工程的验收作业。为确保验收的完善性和专业性,验收单位应落实验收科目的编订作业,基于编订验收科目进行工程验收,以此确保验收质量的合格性,最终达到合理评估工程施工质量、优化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目的。
        3. 4 组建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可有效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更好地掌握施工质量。一方面要采用科学技术,制订好施工质量标准,与此同时,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以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
        3. 5 分清工程质量与成本关系
        当前,一些企业没有充分考虑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要么过度强调工程质量而忽视工程成本,使得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很低;要么为达到工程经济效益,不重视工程质量,导致工程质。所以,企业需要理清工程质量与工程成本间存在的关系,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略怎样控制工程质量标准,需要保证工程质量,在此基础上可采取积极措施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根据质量成本管理达到企业工程效益提升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必须深化招投标活动的管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为建筑工程单位研究或管理招投标提供便利,营造出有利于企业达成造价控制、减少施工成本、收获高质量的建设工程,最终实现健康发展的有序环境。从国家管理到政府部门再到企业单位都要将招投标工作的“三公”原则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建设项目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屠毓德.我国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发展特点及管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21):32-33.
        [2]王振坤.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6):89-90.【3】张东升,史利华,张敬峰.我国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发展特点及管理措施[J].包钢科技,2012(1):256-257.
        作者简介:
        张忠良(1981.12-),男,汉族,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
        唐亚男(1983.03-),女,汉族,本科,工程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