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丽洲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伴随我国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也获得了显著提升,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施工条件以及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所产生的问题有很多,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对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所以,对建筑企业来说,应合理解决其中问题,不断提高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与此同时也利于推动自身获得长久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措施
引言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得出,对于我国的公路施工来说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需要针对于此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应用效果,从而为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奠定一定的基础。近些年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差异性分析,从而使得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减少较多的问题,为此还可以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从而能够对公路工程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堵塞。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灌注过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当前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发生堵塞的情况。一旦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堵塞的问题,就会导致灌注桩的施工时间延长,更容易出现残渣下降以及沉淀等问题,这就使得沉淀物逐渐聚集在混凝土的表面,进而影响公路工程施工的整个进度。
2、反浆。在公路工程软土基础处理的过程中,采用钻孔灌注桩对其进行加固,在初次施工过程中若没有对封底处理,若桩柱底部遇到较大沉渣,此时就会导致初次实施灌注过程中发生反浆的问题。初灌施工过程中受到导管距离的影响,即孔底过远的情况,这将导致初灌施工过程中无法埋住导管,从而使得初灌施工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反浆的问题还可能是清孔不干净等所致。
3、导管埋设的过深与卡管问题。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其导管埋设的过深与卡管问题都会阻碍公路工程的顺利开展。其管道埋设的深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其埋设深度过深,就会导致公路工程的施工周期延长,也会使得灌注土壤的流动性降低。若埋设深度过浅,会导致导管只停留在浅层土壤,看似缩短了施工周期,但是会严重影响到导管的使用寿命,也会为减少公路后续的使用周期,增加公路的维修成本。
4、灌注桩空心的施工问题。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柱出现的空心问题也是很难避免的,在整个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量较为庞大与复杂,其中相关的一些因素会导致导管与混凝土之间的融合并不完全。另外,发生此类的空心问题还与不规则漏斗、导管的拔出状态有关,由于导管埋设的深度不精准,导致在拔出后,其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无法准确的流入桩中,进而发生空心问题。
5、断桩。在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相关施工设备等,均可能会影响到该项施工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为在施工期间,未能确保钻孔质量,进而就会引发断桩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二、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的具体防治方法
1、堵塞防治方案。
对于堵塞的情况,需要做好一定的方案设计,保证其初次实施浇筑的过程中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合理的控制其浇筑的速度,利用混凝土所产生的冲击力做好整体泥浆阻力的控制,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减少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堵塞问题。其次,在灌注的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保持一个匀速的施工状态,及时的排出一些导管内的空气,从而尽可能的减小堵塞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防止灌注导管的漏水和弯曲情况。并且要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处理,较好的完善公路工程的灌注施工工作,能够对导管进行深度的管理,从而有利于灌注桩施工的稳定进行。
2、反浆的防治方案。对于反浆问题,需要施工人员及时的找出施工原因,定制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从而尽快的解决反浆问题。对于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针对于此做出以下几点工作,要采用测绳或者测锤的方式来进行清孔工作,并且还要确保其准确性,不仅如此,还需要保证其清孔工作能够符合公路的工程施工要求。不断优化清孔的工作效率,提高泥浆的性能,延长清孔工作的时间。并且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对沉渣量进行一定的检查,从而使得钢筋笼能够集中进行处理,在出现设计超标的情况下,还需要工作人员实行第二次的清孔工作。
3、导管的埋设过深与卡管的防治措施。针对导管的埋设问题有以下4个方面的防治措施:导管在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应当控制在3m左右,若超过这个深度,就会导致混凝土的供应时间延长,会浪费不必要的混凝土资源,也会造成埋管的事故;导管输送的混凝土时长应当控制在1h以内,若超过1h的供应时间,应当将其导管的插入深度变长,延长至5m左右;在整个输送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多次的抖动导管,避免混凝土在导管内出现额外的问题;根据实际的公路施工问题而言,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与导管顺利输送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其经常发生卡壳的主要因素。
4、断桩应对措施。在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期间,还很容易发生断桩问题,对此相关人员应运用接桩法的方式来对其予以处理。以断桩的主要应对措施来说,详细内容体现如下:一方面应使用声测的方法,来判断断桩的实际位置,而后借助混凝土来开展接桩工作,以落实解决断桩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利用钢筋箍圈,来良好控制间距,同时还应进行加固,最终真正实现对断桩问题的良好应对。通过运用上述方式,则能够使断桩问题快速获得解决,以防止断桩问题影响到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开展进度与质量,从而真正保障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开展进度与质量。
5、桩柱空心的防治措施。第一,施工人员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即将结束灌注过程时就应该控制混凝土导管的深度,通常情况下,深度大约为6m;第二,在灌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需要上下活动导管,上下活动的幅度控制在50cm;第三,施工人员还需要控制好灌注的时间,防止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假凝现象,进而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
结语
综上,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解决所遇到的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除此之外,在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同时保持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及时沟通,以减少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文涛.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9(20):146-147.
[2]马占旭.市政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桩基施工方案[J].交通世界,2019(13):42-43.
[3]付涛.浅谈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J].价值工程,2014,33(11):120-121.
[4]谭东鲁.浅谈公路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监控[J].科技视界,2019(09):287+326.
[5]杨惠蓉.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9,44(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