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烟台车务段 山东烟台 264001
摘要:为了做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比较重要,有利于提升我国铁路交通运输领域的竞争力。本文就相关主题展开分析,目的是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迎合当前的时代趋势,达成工作目标。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管理策略
引 言:
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过程当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较为复杂。一方面,由于铁路运输处于长期的运转当中,所经过的路段较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铁路运输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而现阶段的铁路运输设备的应用又较为先进,其维修难度加大,从而不利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众多,在管理上呈现高复杂性,也增加了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难度。
1.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铁路运输系统属于动态系统,所需要进行的安全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项:
1.1人员因素
在对铁路运输安全进行管理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对人员的管理,因此,人员因素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存在因素。人员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影响。运输系统内人员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铁路运输各项技术的掌握程度、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方面;而运输系统外人员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货主等对铁路运输安全事项的认识程度,以及铁路周边居住人群对铁路安全运输的影响。例如旅客在上车之前不能携带的物品、货主对货物托运的危险情况等都要如实汇报、周边居民对铁路的保护意识等,都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性。1.2设备因素
铁路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铁路线路安全以及通讯信号的畅通。如果所运输的物品为危险物品,一定要选择适合所运输物品特性的车辆来运输,并要求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同时,危险物品所需要的包装也要符合相应的要求,以确保其运输途中的安全。除此之外,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其监控监测设备、应急设备、消防设备等也要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建设,必须准备齐全,以做好运输途中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工作。
1.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分为车外环境和车内环境。如果外部环境受到影响,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桥墩支架的偏斜、风沙掩埋线路等都容易对铁路运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对铁路线路的巡查工作。而车内环境更为复杂,乘客的身份、所携带的物品、运输的物品、车内设备情况等都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性的潜在因素。
1.4监管因素
铁路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监管。而铁路运输的监管需要通过人力来完成。如果由于铁路监管人员的疏忽或是技术上的纰漏,在铁路运输安全监管过程中出现偏差,将会对铁路运输安全埋下不小的安全隐患。
2.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对策
2.1优化铁路内部管理机制
即便是完善的铁路系统,也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才能够体现出管理优势,做好管理工作。即是说要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必须要首先着手优化铁路内部的管理机制。
从列车检票方式优化、进站安检手段革新到行驶过程中的治安管理、紧急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优化等等,都要得到贯彻落实,以确保铁路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跟上铁路运输体系的发展步调,满足每个时期的管理需求。在铁路货运安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符合安全要求的规章制度和法规条文,围绕铁路运输安全的中心,落实制度和责任。针对铁路运行方面,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应用科学的铁路技术装备,淘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设备。不断升级改造现有的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在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以科技硬件取代繁琐的人工监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升运输效率,还可以避免出现人为操作问题。通过构建安全信息系统,能够提升安全系数,保障整体货物运输安全。
2.2完善铁路安全法规法规
是做出管理决策及落实管理工作的依据,对于铁路运输管理相关法规发条的完善,有利于开展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决策有依据,有出处。各地的铁路企业、各级政府、关行业与广大社会公众,都要在铁路安全法规当中履行相应的义务,一旦违背法规,无论身处哪个层次,都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目前已经有诸多国家针对铁路安全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例如铁路安全法等等。而我国的铁路法规如果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应当一定程度借鉴国内的法规,并且以国内的铁路管理需求为基础去调整法规,以达成管理目标。要将安全你管理列为核心内容,达成针对性落实安全管理的目标。
2.3改革铁路设备设施技术
铁路安全管理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为基础,才能够真正做到高效精准。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专业设备都在逐渐革新升级,铁路运输领域的设备设施亦是如此。为确保铁路运输流程的安全稳定,必须要积极革新设备,为安全管理提供支持。从铁路客运的各个环节入手,包括进站认证、行李安全监测、站内消防系统及其他警报系统、检票系统、站台安全管理系统等等,都应当以安全为基本原则去进行革新,以保证能够维护站内整体安全。对于废旧的设备与系统,必须做到及时整修亦或是淘汰,才能保证站内的各项业务都能够正常运行。
2.4加强安全责任的意识,建立起安全考核体制
考核体制的建立对于铁路管理部门来说是必然需求,因为铁路运输的各个流程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即便是内部某个员工的个人能力与素养不足,都可能影响铁路各项业务流程的正常推进。为此必须要将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权责落实到内部的每个岗位、每一个人。而为了保证权、责、利的分配精准,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专业化的安全监管机构。采取随机的抽查的方式去审核现场的所有业务流程、包括货运与客运,以及各个相关部门,只有全面落实审核工作,才能尽可能排除所有可能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各类风险。并且要保证将相关安全事务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关联起来,挂钩薪资与职位,才能够真正起到正面约束作用。
2.5建立激励机制,提升职工积极性
对于铁路交通运输体制内的人员来说,激励机制的落实关系到其工作态度与工作成果。但是每个人的诉求不同,因此为了真正体现出激励性,必须要首先定位员工需求,同时给予员工所需要的刺激。当前的激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名誉激励,即是给予优秀员工相应的称号,如见义勇为员工等等。物质激励则是一定的奖金或是其他物质福利。此外也包含惩罚激励及竞争激励,一定的惩戒,是让员工对于自身错误提起重视的必要途径,合理的岗位竞争更是激励员工的必要途径。最终还要考虑到假期、学习机会等其他形式的激励,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能够保证内部人员的素养得到提升,思想水平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管理的关键环节,其贯穿铁路运输的每个环节,也关乎铁路运输体系内的每一名员工,甚至关乎每一名乘客。以上文章主要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要点展开了分析,望以上所述能够成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论参考,真正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靓琳.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其管理体制改革对策[J].科技风,2019(18):231.
[2]陈春.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