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浸润,文化传承——绍兴方言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方倩颖
[导读] 方言是由历史延续传承下来的,有着丰厚底蕴的一种传统文化。
        摘要:方言是由历史延续传承下来的,有着丰厚底蕴的一种传统文化。但随着普通话的广泛运用,方言正在逐渐缺失,不仅削弱了传统语言的丰富性,也淡化幼儿的家乡概念,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方言教学很有必要。本文旨在探究适合幼儿园阶段的方言教学内容,通过“嗖西搜西”方言特色活动,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同时唤醒幼儿民族文化意识,将“传统文化情结”印刻在他们心中。
        关键词:幼儿园;方言;传承
        绍兴方言是绍兴血缘和地缘存在的载体,千百年来被人们世代传承。如何让方言融入幼儿园教学是教育工作者需思考的命题。我园结合幼儿兴趣特点和已有经验,大力开展“嗖西搜西”方言日活动。“嗖西”在绍兴方言中的意思是“什么”,将它作为活动名称,既浅显易懂、贴近生活,音调上也琅琅上口,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基于此,我们让幼儿在绍兴方言的滋养下,感受方言魅力,又能够使乡土情结润物细无声般地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
一、前期思考
1.绍兴方言逐渐流失的现状
在小班开学初,班级内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案例:“绑身”是在绍兴话中是指背心,入园初期有一个孩子一边哭一边说:“我要我个绑身!”身边的孩子都听不懂,只知道他在哭。包括班级的老师,也听不懂,因为老师是外地人。后来班里的保育员老师过来翻译,大家才明白。这个例子很普遍,说明了什么呢?小部分的小班孩子因为从小爷爷奶奶带,会讲本地方言,但是大部分孩子因为接触的都是普通话环境,根据听不懂也不会讲绍兴方言。普通话的普及,让绍兴方言逐渐流失。于是我们开始思考:绍兴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试着去讲方言呢?我们是否可以为保护方言做些什么?
2.幼儿对绍兴方言的兴趣浓厚
        在一日生活中,有时候老师、阿姨会时不时地用方言与孩子们交流,比如“吃饭哉”,他们听了就会哈哈大笑,还会模仿着说,兴趣非常浓厚。之前我们给孩子们看过几个方言配音的动画片视频,他们很喜欢,但是因为听不懂,所以会问:“老师,这个是什么意思?”由此可见,他们对于方言,充满了好奇心,也有着想要学习的欲望。
3.“老柯桥”游戏课程的延伸
        开展方言活动其实也是作为“老柯桥”游戏课程的延伸。六一幼儿园有一个“柯桥老街”水乡风情室,以区域游戏的形式还原了老柯桥的社会风貌,孩子们穿着长衫,带着乌毡帽,吃着茴香豆。如果在这里,所有的孩子都能流利地说方言,一定别有一番滋味。方言,应该是老街游戏的灵魂所在。
4.方言是“新柯桥人”融入本土的桥梁
        最后,方言也是一座互通的桥梁。幼儿园内大部分教师及一部分家长都是柯桥本地人,对本地区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有很多外来子女落户在柯桥成为“新柯桥人”,他们对绍兴的地方文化所知甚少,也听不懂绍兴话,会有一种无法融入的失落感。幼儿园需要通过方言渗透帮助他们顺利融入柯桥地域文化,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安全感与归属感。
所以,我们开展“嗖西嗖西”方言日活动,旨在保护绍兴方言,让方言如一颗种子般,扎根在幼儿心中。
二、活动目标
考虑到幼儿的现有水平,我们将活动目标制定为:1.感受绍兴方言的趣味,萌发想说、敢说方言的意愿。2.能听懂绍兴方言中的常用语。3.尝试用绍兴方言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我们希望幼儿能够浸润在方言环境中,从喜欢听到大胆说,成为能说一口流利方言的“柯桥娃”。


三、活动内容
“嗖西嗖西”方言日的活动内容分为三大版块:在方言小课堂感受、学习方言,在方言畅游日尽情体验讲方言的快乐,在方言小舞台上展示成果。
(一)方言小课堂
考虑到部分孩子对方言的基础较弱,我们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由词到句,由简单到复杂,从小环节入手一步一步地让孩子们掌握方言。在方言小课堂中,我们邀请会说地道绍兴话的阿姨来讲故事,在方言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来学习简单的对话。
我们还请会讲方言的孩子给动画片和小视频配音。我们来看一个一家三口给《小红帽》的配音秀。例如一个幼儿家庭为动画片《小红帽》进行片段式配音,孩子是小红帽,爸爸、妈妈分别为狼外婆、小红帽妈妈配音。在配音过程中,孩子掌握了“妈妈、外婆”等方言称呼,理解了“帽子、汤勺、篮子”等词汇的方言念法,一家人也享受了方言学习的乐趣。观看的幼儿来说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幼儿园掀起了一波配音热。
此外,各班也会结合实际,利用多种资源开展其他形式的“绍兴方言小课堂”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对方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时不时地会脱口而出,在家里还会引导家人一起交流。
(二)方言畅游日
1.日常对话
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是我们的“方言畅游日”。在这一天,所有环节的日常对话都要用绍兴方言来沟通。例如在晨间接待中老师和孩子要用方言来说“早上好”。早操的时候负责互动的教师也会使用方言喊口令。在生活环节中用方言交流今天的点心是什么,好不好吃,哪怕喝水的时候也要念一念喜欢的童谣。在过渡环节中孩子们会自主地用方言对话、交流、玩民间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美食铺的老板会用方言播报菜谱来吸引顾客。
2.小音符乐园
小音符乐园是我园的一个社会性体验游戏区,每一个游戏区都要结合绍兴方言。我们开放了看图讲话、翻译馆、传声筒、好声音、童谣秀、老柯桥等场馆,孩子们用方言完成小任务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音符章,用来兑换零食和奖品。
(三)方言小舞台
在感受、学习、体验之后,孩子们也想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够在绍兴方言小舞台绽放自己独特的光彩。在方言小舞台上,幼儿进行方言舞台剧或戏曲表演,也可以是原创的故事表演,在六一小广播大胆讲述方言故事或者进行新闻播报。
趁着新年来临之际,年段里也开展了与柯桥习俗相关的主题活动。为了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孩子们剪窗花、挂灯笼,自己布置环境。在舞台上,我们用童谣传唱绍兴地域文化,用歌声唱响新年的乐章,“柯桥娃过新年”迎新童谣秀正式拉开了序幕……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们也进一步感受到绍兴方言的乐趣,也更激发了他们学说乡音的热情。
四、反思总结
1.幼儿角度
对孩子来说,最明显的进步就是他们对绍兴方言的兴趣大大提高,方言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是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的发展。语言的学习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多听、多说,在这样一种方言环境的熏陶下,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方言这一新的交流媒介,也增进了相互的情感,也提高了合作能力。
2.教师角度
我们幼儿园有一部分非绍兴人,通过方言活动的开展,教师也掌握了绍兴话。不仅方便了我们与祖辈家长的沟通,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地方语言文化的传承者。另外,在方言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所做的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儿童的立场与兴趣,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事情,最后也变成了他们自发的行为。
通过以上实践,我们充分意识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应理性地看待方言,推进方言和普通话的相互融合、优劣互补,通过灵活运用方言、家园共建营造幼儿园语言教学良好条件和创新幼儿园语言教学方法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方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兴国.浅谈方言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影响及其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7):56-58.
[2]游万玲.培养幼儿的乡音乡韵——福州语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探究,2011,4(1):36-40.
[3]黄晓娟.幼儿园中开展方言传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