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3期   作者:郭会杰
[导读] 下面我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目前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河北省武安市矿山中学 056303
  摘 要:当今的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
  未来的社会知识更新更快,社会协作分工更细,这就要求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一些充满求知欲的、会自主学习的、充满合作精神的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我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目前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理念的认识
  1.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爱学、学有所得。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展现,都要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创造空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学习问题,然后大家讨论共同解决。起初,学生不知学习什么,也提不出问题,教师得先给学生设计一些学习提纲,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如果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基础,就会有探究性学习问题的提出,就会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在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调控情境中发现问题,乐于探究,用心探究,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方法指导是关键。学生能够从学习中发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教师鼓励的,但如何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研究,需要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资料及研究方法加以指导。教师适当的点拨会使学生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要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研究情况。也许有的学生的问题还是浅层次的,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二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和观看音像资料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交际过程中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教师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一定的信息量,就谈不上指导。


  二、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合作学习应有节制,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合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合理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主题要鲜明,目的要明确。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这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期望自己的伙伴努力,自己也会加倍努力,小组成员间会保持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从而在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样的合作学习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共同完成任务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选择一些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每次合作的时间限制,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又要限制某些与话题无关的无休止的争吵。如《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句子:“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适当介入,并明确给出的时限。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本组的学习活动。
  三、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感受精彩
  探究性学习应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社会和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形式上是探索、研究,实质上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1.提出疑难问题或启动审美情感,激发兴趣。在教授科学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如《看云识天气》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文章的内容你们都弄懂了吗?文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把老师弄糊涂了。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问题一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连老师都搞不清,真有意思!这样,学生会更进一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阅读。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等描绘大自然的文章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启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欣赏文章里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欣赏精彩语句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深入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研究、查阅资料,进而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当发现通过学生思考还难以解决问题时,就要引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进而最终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专题鸟》一文时,可据此给学生提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鸟类的名称,并试着让学生介绍它们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等;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可引导他们找相关资料进行课外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
  探究性学习关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它注重培养思维能力,较少强调学习加识的技能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某个“死”的知识点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对听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