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3期   作者:廖义林
[导读]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促使历史教学满足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而加油助力。
广西来宾市金秀县民族高中 545799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是高中教学改革的直接动力,历史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已经实行了好几年的时间。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历史教学创造了机遇,也给中学教师带来沉重的压力。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必须优化历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为此,本文以新高考为背景,就如何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历史 优化途径
  教育振兴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教学改革就是振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如今,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全面吹响,如何应对新高考、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也成为每个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历史学科新高考更加关注教学的综合性,要求教师正视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学目标模糊。由于受旧高考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部分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仍旧是以历史知识教学为主,历史教学目标模糊,历史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不受关注。所以,许多学生都无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也无法了解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历史教学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大的影响。这样一来,历史教学仍旧是应付高考的工具,历史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也无法体现出来。而新高考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了以往高中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它将历史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人文素养和历史精神的培养,提倡将历史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与教书育人交织结合起来,将知识教学朝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具可操作性。
  2.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近年来,在高考中,许多学科都根据时代发展选用了许多时代性的内容。与此同时,各科教材也革新了课程内容,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了基础。但是,从整体来看,历史课程的性质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束缚和影响是非常大的。如历史课程的本质是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养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结合当前的历史教材和历史教学内容来看,历史教学仍旧是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改革为主要教学内容,讲述的都是过去的知识。这样的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少关联,很容易让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隔膜,导致学生形成“历史无用”的观念。
  3.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新高考下的历史课程结构,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它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的多样性。如教材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许多层次分明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更加多样,也更关注教学的基础作用。新课改实行后,许多高中历史教师都及时革新了教学理念,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贯彻到了教学过程中。但是,仍有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结构和教学改革目标认识不足,仍旧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理论灌输和知识讲解为主来教学,师生关系僵化,师生互动较少,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缺失。一些教师即便会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历史讨论活动和思维训练,但是由于课时有限,许多课堂活动都是草草收场。整体来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基本上没有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亲身实践的机会,所以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这样一来,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只能掌握历史知识而无法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他们根本无法实现全面发展。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途径
  1.树立新的历史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目标明确是确保历史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课程标准 (实验稿)》对历史课程的目的与功能做了详细的阐释,新高考也就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和任务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在此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教学目标,为历史学科有效教学夯实基础。进一步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白历史课程的目的与功能,弄清楚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知识、能力及情感的培养,注意教学的全面性。根据时代的召唤,高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由教学的管理者朝着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的方向转变。如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语言技术学习,了解导语、提示语、转承语、解释语在教学中的良好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用生动形象、清晰流畅的语言来教学,以增加教学的感染力和艺术性。新高考也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对教材、学生、自身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积极学习新课导入、课堂提问、板书和作业设计方法、技巧,在课堂上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
  2.科学分析历史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了传统的编排体系,它是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来构建知识结构、安排教学内容的。整体来看,教材的内容更加多样而开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者意图,分析不同的教学主题的知识构成,全面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知识模糊点,抓住知识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和探究,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缩小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课时,教师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找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明确教学目标,其中,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归纳和表述能力,评价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掌握评价历史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习伟人一往无前、再接再厉的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其次,在教材分析、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安排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促使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此外还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备好教学视频、课件、白板等教学设备,进行多媒体操作演练,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3.建立多元教学模式,增加历史教学的活力。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根据当代高中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增加教学的活力。当前在高中各学科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四种,分别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与行为控制教学模式。其中,信息加工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因为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将教学看做信息加工的一个过程,它经常要用到多媒体,涉及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交流和互动等方面的内容。而历史是一门以讲述过去的事情为主的学科,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时代遥远,而且许多内容非常枯燥、繁琐。将信息加工模式用到历史教学中,借助大量生动形象的图文、视频资料来教学,可以让学生爱上历史教学。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正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如在学习《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鸦片战争》或者电视剧《太平天国》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然后,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虎门销烟浮雕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何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要把虎门销烟浮雕放在第一的位置,讨论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来教学,可以为课堂注入无穷活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4.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是历史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非常关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一方面精选能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内容来教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乡土资源来教学,构建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在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类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变化的因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以“结婚三大件”为例,让学生感受中国现代生活的变迁。如在20世纪70年代,结婚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在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收入的增加,结婚三大件变成了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到了90年代,空调、音响、录像机成为新的三大件。而在21世纪,公认的结婚三大件是车子、房子和票子。在不同的时期,中国人结婚“三大件”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特点,它的变迁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富民强国之路的正确性。这样结合学生实际来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中,增加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完善自我。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情感。普通高中《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综合)》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为: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热点,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过,学生历史素养和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历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要延展历史教学空间,开拓新的历史教学平台,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动手动脑,实现全面发展。如在学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自主预习:从网上、图书馆搜集资料,了解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的内容、意义及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立足于历史教材内容编写剧本,进行历史短剧组织和表演,以短剧的形式讲述三民主义的发展背景和演变历程,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了解当前台湾国民党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实践情况,并结合台湾党内政治民主状况,讨论一些争议性的话题,看三民主义是不是在台湾实现了理想状态。这样可以调动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 新高考方案的提出,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在教学优化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高考方案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促使历史教学满足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要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人才而加油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姗姗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黑河教育,2019,(09),26~27。
  [2]周惠芳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4~15。
  [3]韩红珍 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亚太教育,2015,(15),38。
  [4]张兵武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16,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