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41期   作者:叶两广
[导读] 出题评价是知识形成过程的完成,又是创新意识的基础,它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广东省兴宁市黄陂中心小学 514500
  一、让学生评价,增强主体意识
  只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内化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知识增值的最大效益。教师要在认知形成的各个环节上,让学生尝试,运用知识去增值求新。
  1.学会对结果评价。
  一节课的练习评价,可以从几个渠道形成:
  (1)学生对自己练习的评价。
  (2)练习中同桌之间的互相评价。
  (3)对黑板上同学板演结果进行评价。
  (4)教师故意形成正误之间的比较而设计的判断题、改错题等。如: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教师要通过全班同学分析、评议,最后又让学生找出答案。
  2.学生会出题评价。
  出题评价是知识形成过程的完成,又是创新意识的基础,它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师不但要在学习方法的小结、学习内容的总结等方面放手让学生整理,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编题能力。如我在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布置四人小组把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量出长、宽、高,并编成一道应用题,再交换、评价。这样既当学生又当老师,由实践上升到理论,是一种质的飞跃,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让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还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多边活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讨论中互相交流意见,互相补充意见,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互助的精神,起到以优带差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求新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让学生探索,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并希望自己是个成功者。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把“先讲后练”转变成“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这就变成了尝试学习。尝试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体现,让学生在尝试中切实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向困难挑战,努力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如教学“求相遇时间”的行程应用题时,我先设计了一道复习题:“小明和小兰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小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兰步行每分钟走5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学生分析数量,归纳了数量关系式后,我要求学生把这道题改编成一道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很快编出题目:“两地相距1000米,小明和小兰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小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小兰步行每分钟走5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我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学生抓住题目的条件、问题、数量关系式的变化,找出了两道题的联系与差异,很快掌握了“求相遇时间”应用题的解法。最后老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例题,验证解法,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
  四、让学生看书,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懒于动脑,懒于看书的坏习惯,依赖于从老师口中获取知识,获得解题的方法。针对这些现象,我每到新授课前一晚,都布置学生回去预习看书,并提出一些要求。
  如教《圆的周长》时,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1.圆周率的意义怎样?
  2.π的值是多少?
  3.怎样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并要求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或问题写在本子上,如果懂得了解法,可以试试“做一做”的题目检查自己。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让学生学会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程体系的确定,课程内容实施了整合,淡化了学科界限,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新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当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应注意不要为操作而操作,只图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的操作是无益的,应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对于一些个人无法操作的内容,应当培养学生合作操作的实践意识,养成团结协作、合作质疑的团队精神。
  如我在教学“求相遇时间”的行程应用题时,请两位同学上台把小明和小兰从出发到相遇的整个过程演示一下,加深同学们对“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等相遇问题中常用术语的理解。
  又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时,我并不是直接出示例题,给出长、宽、高的长度,指导计算方法,而是首先让全体学生以长方体的特征为依据,小组合作,从准备好的九个面中选出六个面拼成一个长方体,并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长方体六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每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面边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和选取,深刻地体验到:长方体六个面中,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每个面的两条边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面的一条边相等,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这就抓住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这样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通过他们自身的操作、感悟,突破了教学难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实践能力,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