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作者:庾玲燕
[导读] 核心素养要以育人为主要目标,这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摘要:核心素养要以育人为主要目标,这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在各个环节中加强核心素养的融合,将思维品质融入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可靠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创新
        引言
        因为小学低年级教学是一个关键时期,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身心发育基本才刚刚开始,正确的教学模式将对他们之后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确实需要创新和改革,但创新不能盲目,需要在相关的教育方针的带领下进行。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特殊要求,把核心素养与知识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核心素养的概念
        教育部对核心素养的解释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方面,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要具备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养。近年来,学者们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形不成统一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核心素养就是知识、能力与态度的综合体。当前新课程改革聚焦于“核心素养”,对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尤为关注,也引起了学术界学者们热烈讨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新时期学生的培养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1]。
2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2.1策划探究学习活动,锻炼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可以积极的策划探究学习活动,锻炼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当中,在不断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做好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2]。
        2.2强化多媒体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数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由于受到年龄和眼界的限制,低年级的小学生所见所闻较少,通过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立体化的认识,在数学知识结构上更加具体化。完成课本知识的讲授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扩展,增加一些数学故事,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趣味性,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2.3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喜欢记笔记,但是在复习时这些笔记往往发挥不了实际效果。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把繁琐的数学知识用环环相扣的图示表达出来,加上文字注释,在表现上更加简洁易懂,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导图,将学到的知识建立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让小学生在做数学题时有清晰的思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有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3]。


        2.4组织讨论,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接受知识。首先是教师的传授,其次是学生对于陌生领域的自我探索,最后还有与同伴的讨论和互相学习。在上述途径中,教师应对最后一种引起重视,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很少有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缘于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纪较小、自控力比较弱,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往往不能顺利进行,且容易在讨论过程中偏离课题,浪费教学时间。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只是教会学生做题,并不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看法中发现问题,集合自身的观点,集中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发现自己观点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组织讨论,不仅是一种交流观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反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激发兴趣,形成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5重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对于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说,不能够只让学生进行单纯的表面现象,重复性学习。这样的学习导致学生注意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走向真正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因为低年级学生往往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插嘴”进行正当的教学提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意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加以引导,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标[4]。
        2.6实践教学,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其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开展“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要做好活动准备工作,让学生将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当作商店的商品;而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售货员、顾客。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人民币,我们要做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实践活动,首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商店,将座位绕教室三面摆放,分别放置不同的商品。”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如问“顾客”(由学生扮演):“你喜欢什么商品?准备去哪个柜台购买?你喜欢的商品的标价是多少?”这时,售货员的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引领他进行购物,同时注意读商品的价格,计算付款金额,并负责找零等。最后,学生可以自主开展实践活动。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深化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要求学生进行身心全面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也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身心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此时正是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好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责任相当重大,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合理且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置创新型问题,激励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创新型意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组讨论,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赵瑞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
[2]夏颖.基于课堂管理的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J].英语教师,2018,18(22):131-133.
[3]宋建平.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学周刊,2017(20):67-68.
[4]郭祖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5):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