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三步走

发表时间:2020/2/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1期   作者:肖铸庞
[导读] 我们终将完完全全懂得做或不做这样一件事的理由”。就是这样一句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话。

云南工业技师学院人事处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要: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使被教育对象学会自我教育,这一终极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逐次经历一些阶段。本篇论文,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启蒙教育期间的强制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启蒙教育+自我教育期间的半强制半自由过渡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教育期间的自由阶段。在本篇论文中,作者将以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为载体,阐述在技师学院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自我教育 强制性阶段 过渡阶段 自由阶段
  一、强制性阶段
  鲁迅在《故乡》一文中说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没有接受过“非自我教育”教育形式教育过的人而言,“自我教育”本身就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可一旦“非自我教育”教育形式教育得多了,教育得好了,“自我教育”也就显露出它的端倪,并慢慢茁壮成长为支撑起我们生命的脊骨。
  我曾与身边的人说:“当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就应该把找准自己为什么要做或为什么不做这一件事的理由作为行动的开始。在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去寻求这个理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做或为什么不做这件事的答案自然会渐渐清晰明了。最后,我们终将完完全全懂得做或不做这样一件事的理由”。就是这样一句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话,对我自己而言,却是信奉十足。对自己所信奉的,就理应去用心实践,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它、完善它。因此,在承担班主任工作之后,我便将其换了表象,并付诸于实践。
  在“强制阶段”,我要求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比其他班的学生提前半个小时进教室,无论是早上,还是中午,在下午,我甚至要求他们提前一个小时进教室。当然,无论是哪个时间段,我都会比学生至少提前五至十分钟进教室。早上,我带领学生大声朗读精心准备的晨读材料;中午,我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籍,偶尔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他们开一个言简意赅的短班会;下午,我带领学生看一集自己特意为他们挑选出来的健康向上的电视剧。上晚自习前,我会再次带领学生看一集电视剧,这样的集中观剧在周六晚上也会进行。
  上面所提及的措施,只是“强制阶段”众多措施中很少,却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强制阶段”最为关键,也是关乎之后阶段能否依序进行,更是关乎“自我教育”最终能否成功的措施是: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开展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是个体寻求知识的最迅捷方式,也是开启“自我教育”之门必备的一把大门钥匙。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关注手机转移到关注阅读上来,我要求学生在每周周日晚上开班会的时候把手机上交,直到周五晚上上晚自习的时候才归还给他们。在收缴了学生的手机之后,我为学生准备了人均三本左右的《读者》、《读者文摘》等杂志,然后每天都陪伴他们一起阅读。在对“短小精悍”的,为积累人生基本素养的,短篇文章阅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我又想办法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真正意义上的厚本书籍,让他们能够从营养价值更为丰富的书籍中去汲取自己所需的养料。
  在开展上面所提及的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件辅助工作需要做好,那就是开班会,且这个辅助工作需要完整地贯穿于强制阶段和过渡阶段之中。开班会虽然是辅助工作,但亦不容小觑,因为这关系到整个过程是否能够顺滑运行。当然,有一点一定得注意,那就是:这里所指的开班会指要规划出一整套成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题分享会,穿插其中的还必须有根据学生反馈所进行的细节疏导。
  在开好班会的前提下,如果班主任还能够兼任本班的一门教学课程那就再好不过了。


为什么?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代表着一整套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的班主任能够精准地把握这一整套思维模式,并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把它消化吸收了,再把自己消化吸收这一整套思维模式的过程分享给学生,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完整地去把握、理解、内化一门学科的思维逻辑。如果学生能够把某一门学科的思维逻辑打通,那么打通学习其他学科的思维逻辑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如若教师想达到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印象和影响的目的,那么无论其是在开班会课还是在上教学课,最好都要能够做到脱稿讲演。只有教师本身具备脱稿讲演的能力,才能够证明教师对于自身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有着很清晰明确的认识,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去认识、理解、吸收和内化。
  《庄子·轮扁斫轮》篇言:“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任何对象,只要一开始对其进行描述,就已经变得不完整。虽说如此,可还是不得不对其进行描述。描述之后,虽然会变得不完整,可最起码还能体现出部分,可如若不进行描述,则是连部分也是不会有的。对教育经验的分享也是如此。
  二、过渡阶段
  过渡阶段是检验和强化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行动所产生的效果必不可少的阶段。在这个检验与强化效果的过渡阶段,教师要给学生一定自由,但在某些方面则需要更为严格,尤其是在对未达到进入过渡阶段条件学生的管理和对已达到过渡阶段学生的思想引导这两个方面。
  在过渡阶段里,能够通过检验表现合格的学生就放他们到下一个阶段自由阶段去,不能够通过检验表现不合格的学生就给他重新回炉让他回到强制阶段去,那些仍需要督促才能开展自我教育的学生就仍然让他留在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中,学生所处的层次各有差别,学生的表现各有差异,学生在各方面的“反复无常”尤为突出。为此,在过渡阶段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变得复杂起来,其不仅要把握好整体,还需要把握好局部,要做到能够在各种状态下的自如切换。孔老夫子曾说过要“因材施教”。在过渡阶段,“因材施教”需要被用到淋漓尽致,教师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有状态,量身定做一套特有的应对方案;教师需要做到“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在过渡阶段中,我不再像身处强制阶段时那般“勤奋”。我不再每次都比他们提前进教室,甚至连去不去教室都变得随意;我不再收缴他们的手机,不再时时刻刻监督他们有关于纪律的各种事。我慢慢地把自己从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剥离出来,只是不定时、不定期地去抽查他们是否能够较好地完成自我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向他们提出的要求。《老子》有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处于过渡阶段中的我,所要追求的境界就是这种“不知有之”的境界,我要让他们渐渐地感知不到我的存在,却又在猛一回醒时发现我无处不在。在这种“幽灵般恐惧”笼罩下,他们欲违规而不敢,只得胆战心惊地按照在强制阶段就早已制定好的规矩行事,直到这种按规矩行事变成其自身的一种习惯。
  与上面提及的“无为”截然相反的“强为”也必须贯穿于整个过渡阶段之中,这个“强为”就是思想引导。因为,早在强制阶段,思想引导就已经开始;且在抵达过渡阶段之前,大家就接受了好长一段时间思想引导;所以,其实在过渡阶段来临之初,思想引导的基础就已打好。于是,过渡阶段的思想引导较之前而言就稍显容易,只需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找出相应的、早已提及过的思想引导素材,重复强调便可。在过渡阶段,这个复杂的阶段里,更需要进行的思想引导是针对个体的具体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自身的特点,通过思想引导的方式,帮助其完成自我定位,帮助其构建起符合其自身发展的人生规划,让其拥有更为坚定的理想与信仰。
  三、自由阶段
  进入自由阶段便意味着“非自我教育”使命已经完成,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育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的时间就应该交由学生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当然,为了更好地巩固前两个阶段的成果,在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或是教师觉得其需要提供帮助时,教师仍然需要再次伸出自己的双手,把他们推上更高的层次。
  在自由阶段,教师的参与度已微乎其微,因此不太好说明。可为了让大家了解在自由阶段,也就是学生已经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阶段,学生本身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在此,我就将我班已经勉强达到自由阶段的学生的表现情况与大家分享一二。
  在经历过一个学期的“非自我教育”教育形式教育之后,我班有部分学生已经勉强能够达到开展自我教育的层次,这部分学生在本学期自发组建了一个读书社团。在这个自发组建的社团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实践;在这个自发组建的社团里,他们能够通过个体之间的协作,自主地去解决个体与集体所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自发组建的社团里,他们能够通过自我搜寻、整理、运用资源去面对一切,而不再需要人监督和指导。这群孩子,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十分一起去吃早餐,之后便是一起交流到七点再统一开展晨练、晨读;这群孩子,每天中午吃完午餐之后,会一起去活动室进行阅读;这群孩子,每天下午下课之后,还是会一起去活动室进行阅读,阅读一个小时左右再统一去吃饭,吃完饭又一起交流学习心得;这群孩子,每天晚上上完晚自习之后,会一起开展严苛程度要远大于军训的体能训练,待体能训练结束之后,有些成员还会在活动室继续阅读;这群孩子,每周会开展两次读书分享会,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这群孩子,在周末的时候,还会一起去参与社会实践,把自己在周一至周五所学到的知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真伪,并加以改善。
  上面所提及的是他们的日常活动内容,这些内容是不需要任何监督和指导的,这些内容都是由他们自发探索而形成的。这些日常活动,无需监督便能开展,已经很难能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群十六七岁的孩子身上,有很多同龄孩子所具有的普遍性问题,尤其是作为“被淘汰”对象的他们在某些问题上表现尤为强烈,可这并没有成为影响其自身发展和团队发展的因素,虽然他们也会有误解和争论,甚至是争吵。可无论是什么问题,他们都能够想办法疏通和解决,到最后,任何问题都不成问题。做到这些,对于班上本来就想变好的学生来说也许是正常。可当班上最让人觉得没有希望的、调皮捣蛋到极点的学生主动加入,并逐渐完整地参与整个过程,且能够不影响团队的积极性,反而提高了团队整体的进取心这一事实发生时,我明白:任何人都是拥有发展到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潜力的,无论这个人是所谓的“优等生”还是“淘汰生”,只要我们不懈地为此努力。
  四、总结
  《共产党宣言》中说阶级的联合是为了在最终能够消灭阶级。其实,任何教育形式存在的目的与价值也是如此,无一例外,唯有自我教育例外。而自我教育的施行者,不仅应该有学生,也应该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因为,作为人的我们其实只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教师”,另一个便是“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