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科优势,孕育人文素养 韦梦婷

发表时间:2020/1/8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7期   作者:韦梦婷
[导读] 语文科目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澄江镇合建小学 530700 
  摘 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得以有效培养不仅仅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符合的,满足小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策略
  语文科目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想更有效果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把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要求,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发挥引导作用,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重视。
  一、挖掘教材人文素材,激发学生的语文感悟
  教材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其中也蕴含了较多的人文素养,因而需要教师在学生沟通交流中充分把握语文教材人文性特点,从而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以《丑小鸭》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之前提出:“如果大家为公园选择一幅图挂在大门口作为吸引游客的招牌,大家会选择的以下哪幅图?图1为丑小鸭坐在家中;图2为丑小鸭被狼狗追;图3为农夫救下丑小鸭;图4为单纯一个丑小鸭;图5为丑小鸭变成天鹅”。多数学生都选择第一幅图,因为不能以强示弱,如果像丑小鸭一样遇到危险,需要想方设法逃避危险。最后语文教师总结归纳道:“无论何时都要树立自信心,坚持到底,那么幸福和成功就会降临身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情趣,强化对所学课文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强化学生内心情感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注意力较易被感兴趣事物所吸引,语文教师就可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内心情感。以《慈母情深》一课为例,当前我国物质生活水平和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课文中母亲给主人公1.5元的价值。此时语文教师就可为教师讲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即作者在60年代左右写出此篇文章,而我国在这个阶段爆发自然灾害,工人工资只有15~20元,1.5元是一个普通家庭近半月的生活费用。当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下则能理解课文中作者和母亲之间的深刻感情,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再以《春》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在春季时发生的事情,由此联想到春天变化,部分学生则联想到农民在田地耕种时怀着收获的喜悦心情,深入理解课文。
  三、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加强人文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话首先就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之上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不断地加强人文指导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研究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时候也要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通过自身的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比如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有意识地设计各项预习问题,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之中去自主的发挥文章中的人文性,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文章之中的人文特征。比如说教师在讲到《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首先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然后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之中去寻找让骆驼自豪的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当小骆驼面对小红马的嘲笑时他是怎样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你们在生活的过程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而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明白如何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引导小组合作教学,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延伸而出的新型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应用合作学习之前应科学合理划分小组并注重成员分配,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性格和性别等因素。一般以3~4人为小组,保证每个学生在开展小组活动中不同的组内优势,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缺少合作学习经验,再加上当前很多学生都倍受父母和长辈的疼爱,长此以往不可避免表现出合作意识欠缺和自我意识强烈等问题。传统课堂教学忽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教师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机会,进而不利于激发学生合作意识。教学实践证实,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合作体验后自然会产生合作学习意识。
  总之,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并存的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素质熏陶。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铖 论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J].学周刊,2018,(18)。
  [2]张光惠 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
  [3]刘建军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