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对比探讨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作者:沈常俊
[导读] 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半髋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45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椎管麻醉前,接受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参考组患者椎管麻醉前,以镇痛药物静脉输注。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麻醉、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候HR、MAP以及VAS评分,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麻醉中,以及麻醉后6h,两组患者的HR、MAP以及VA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者的数据表现更加优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为半髋置换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对于更好的维护患者生命体征,平衡血流动力学,缓解患者的疼痛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应予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麻醉;半髋置换术
        引言:
        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此类患者大多数老年患者,且有可能有多重基础疾病,所以麻醉方案成为了业界关注重点。全身麻醉不但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而且有可能造成术后多重并发症[1]。所以,椎管内麻醉成为首选。但是,椎管内麻醉本身就是一种伤害性刺激,让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度降低[2]。传统方案是先为患者提供镇痛药物,但这种方法效果非常一般[3]。近年来,随着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技术越发成熟,对改善麻醉效果非常有帮助。现就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半髋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45例的参考组和研究组。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7.6±3.7)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8.2±3.9)岁。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疾病资料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椎管麻醉前,接受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具体流程如下:
        (1)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展开实施监控,同时开放外周静脉通路。(2)然后为患者实施患侧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患者采用平卧位,患肢极可能的保持伸展状态;对患者的腹股沟韧带作出消标识后,为患者实施常规消毒铺巾。使用超声装置,将探头与腹股沟韧带尽量保持平行,以得到相关位置的完整影像,同时对股动脉横截面实施全面扫描,对阔筋膜、髂筋膜、髂腰肌等切实作出有效区分。以平面内进针法,使用D型刺激针与大腿外侧保持45°夹角进针;进针的同时结合超声影像观察其状态,直到针尖位于髂筋膜江西位置,此时回抽不会有血液出来。然后先以0.33%盐酸利多卡因混合0.33%盐酸罗哌卡因的均匀混合液3ml注入;观察液体状况,如果液体发生扩散,则再继续注入30ml,让患者休息20min。(3)为患者实施椎管麻醉。
        参考组患者接受的麻醉处理,其中第(1)步术前观察与研究组同;第(2)步内容为,以1mg咪达唑仑和0,05mg芬太尼为患者实施静脉静脉推注,然后患者休息5min。再继续与研究组相同的第(3)步,实施椎管麻醉。
        1.4 观察指标
        (1)以患者三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分别以进入手术室、椎管麻醉体位摆放、术后6h。(2)观察两组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如下表1中数据所示,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候HR、MAP以及VAS评分,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麻醉中,以及麻醉后6h,两组患者的HR、MAP以及VA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者的数据表现更加优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麻醉效果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不良反应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均没有表现出与麻醉相关的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在麻醉的整个过程中,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幅度,明显要比参考组患者小,说明麻醉不会造成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太大的波动;同时,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参考组,说明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缓解。
        综上所述,在为半髋置换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对于更好的维护患者生命体征,平衡血流动力学,缓解患者的疼痛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应予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严伟,杨同文.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人民军医,2019,62(02):151-154.
[2]宋峰,钮峥嵘,杜晓宣.不同方式超声引导连续髂筋膜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J].骨科,2018,9(02):136-140.
[3]张建杏,王研,周国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术后镇痛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6,34(04):457-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