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尿液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陈丽
[导读] 探讨凉山彝族自治州尿液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陈丽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凉山彝族自治州尿液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统计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自2017年1月到2019年7月临床患者尿液培养分离出的1025株病原菌,用MicroScan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将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尿液培养分离出的102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650株(63.4%),革兰阳性球菌283株(27.6%),假丝酵母菌92株(9.0%);分离菌前5位是大肠埃希菌478株(46.6%)、屎肠球菌172株(16.8%)、肺炎克雷伯菌49株(4.8%)、光滑假丝酵母菌(4.3%)、粪肠球菌40株(3.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55.6%,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0%-19.05%),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高,但对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的耐药率为0,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0,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结论:该地区患者尿液培养主要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医师应根据尿液培养分离菌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关键词:尿液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2】,单纯性尿路感染治疗简单且效果较好,而复杂性尿路感染治疗比较困难,反复感染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所致细菌耐药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尿路感染细菌构成与耐药性,对临床治疗时的药物选择具有重要价值【1】。为此,本文对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尿液培养分离出的1025株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统计2017年1月-2019年7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清洁中段尿,分离出病原菌1025株。
  1.2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
  1.3仪器和试剂
     美国THERMO FORMA 311二氧化碳培养箱、新加坡艺思科AC2-E二级生物安全柜、全自动细菌鉴定仪MicroScanWalkAway96、效期内的郑州安图培养基和念珠菌显色平板、MicroScan阴性复合板NUC61、阳性复合板PC33等。
  1.4鉴定及药敏试验
     标本的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5版)执行,通过全自动细菌鉴定仪MicroScanWalkAway96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遵照2018年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
  1.5数据分析
     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药敏统计分析。
  
  2.结果
  2.1尿液培养病原菌检出情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尿液培养检出病原菌10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50株,占63.4%,革兰阳性球菌283株,占27.6%,假丝酵母菌92株,占9.0%。主要病原菌类型和构成见表1。
  
         2.2尿液培养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种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和4种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3。
  表2  4种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讨论
  尿路感染是由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致的疾病,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感染占绝大部分,而又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最多【3】,这与本次结果相同。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尿液培养检出病原菌102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50株,占63.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所有病原菌的46.7%,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4、5】,革兰阳性球菌283株,占27.6%,假丝酵母菌92株,占9.0%。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屎肠球菌为主,占所有病原菌的16.7%,排在第一位,与文献报道有别【6】,其次是粪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病原菌中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表2、3显示: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尿液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大于6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达94.74%,而其他3种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较低,为14.29%-19.87%,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为32.65%-51.02%,较大肠埃希菌的低。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红霉素、利福平、氨苄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大于9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的敏感率大于95%,与邓燕燕等的报道一致【2】。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敏感率100%。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但对头孢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比较高。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细菌耐药形势已很严峻,切实做到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感染控制,实为不可轻视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Katsumi S, Kazushi T, Hiros hi 0, et al. Pathogen oc-curence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urinary tractinfection eases during
   a 2 0-yea period (1983-2 002)asingle institution in Japan(J)
  Jpn J Infect Dis, 2005, 58(1): 303-308.
  [2]邓燕燕,唐之俭,王芳,等.尿液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191-4193.
  [3]熊祝嘉,岳志刚,李小瑛,等.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9):933-934.
  [4]蒋冬香,陈刚.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组成与抗生素的耐药状况[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10):629.
  [5]吴均竹,彭敬红,周作华.498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8,35(13):2558-2560.
  [6]陈欢,胡云建,毛永辉,等.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345-3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