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改革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作者:刘佳
[导读] 少年强则国强,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教师如果想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定要确定体育教学课堂的高效性,这样才能够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参考现阶段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来保存课堂的高效性,从而使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果。

刘佳     新疆额敏县二支河牧场中心校  新疆  额敏  834600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体育教师教师如果想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定要确定体育教学课堂的高效性,这样才能够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参考现阶段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来保存课堂的高效性,从而使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279-01

         为了顺应新时代改革教学方式的潮流,体育教学的课堂也需要做出适应性的改变。体育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避免整日只抓学习而忽略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只有当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文化课程。在中小学院校中开设体育教学课程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依照这些数据让学生得到适当的体育锻炼。高效的课堂情景的创设是对体育课堂改革的践行,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开设意义
         在中小学院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里,体育老师要按照学校设定的教学大纲进行安排,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去掌握体育技能。老师通常会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采用让学生们相互合作的方式,这样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团队精神,还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熟练掌握课堂上教授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老师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去构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占据主导的地位。教育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和过硬的体育技能都是通过每天艰苦的日常训练得到的,只有在日常最大程度的开发自己的身体潜力,才能够在一些竞技比赛中发挥累积的实力和运动表现。体育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目的就是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通过日常的艰苦训练提高自身的运动竞技实力,在举办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难题
         1、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体育高效课堂的建设
         老师身为教学课堂的领导者一定要拥有过硬的个人素质,只有老师以身作则才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现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导致了体育课堂教育水平停滞不前。日常的体育课堂中有着相应的练习内容,如果老师都没有对这些技巧有着充分的了解,将会把学生引领到一个错误的学习路径之上。



         2、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体育高效课堂建设
         教学方式的选取会对课堂效果起到直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中小学的课程了。陈旧的教学方法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想层面的开拓,枯燥的课堂也会打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学方法的适用程度将会与课堂上取得的教学效果挂钩,会影响到现阶段所改革的高效的课堂建设。
         3、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体育高效课堂建设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学生是否确定处于正确的轨迹对后续发展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有些体育教师对于大纲所安排的教学任务并没有重视起来,在课堂上直接就安排学生去自由活动,也不去教授学生去学习任何的体育技能,下课铃一响就草草结束了课时任务。这种倦怠的的职业态度是对学生的不负责,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安排也不适合学生的长期发展,更不利于现阶段的中小学高效体育课堂的建设。
         三、对于这些教学中的难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1、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
         对于教师个人的素养应该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教师的素养水平上去了学生的学习才能得到保障。可以定期开设对老师个人素养的培养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水平。有的同学先天的身体素质不好,老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应该对学生坚持完成测试给予鼓励而不是次责。让老师从培训活动中汲取新的教学技巧和方案,然后再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例如以学校为单位举行教师的素质培育活动,把现在的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思想灌输到教师群体,以推动体育高效课堂的建设。
         2、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合理加入体育游戏
         在中小学院校中开设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此来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把体育运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训练手段和现代体育理论来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力。体育游戏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在体育游戏中享受乐趣,缓解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在训练完一个项目之后,留取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然后集合学生开展游戏。例如我们熟悉的“丢手绢”,“猫和老鼠”,“老鹰抓小鸡”等,把体育课堂和游戏糅合在一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增长学生之间养成默契。
         四、结束语
         体育高效课堂的建设对于中小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层面的发展都很有好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确立好自己的定位对学生进行引领,而怎么更有效地去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架设高效课堂的仍需我们去更多的实践和探究。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赖鸣民. 如何加强中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4(z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