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建设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就针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有效避免裂缝产生,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混凝土的材料配置与搅拌,其次是浇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再次是温度与湿度的调控,最后是混凝土结构的抗裂养护,通过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从而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约成本,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整体蓬勃发展。
1土木工程建筑和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①土木工程。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民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对土木工程的质量也十分关心。土木工程简要来说就是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不仅包括土地上下的工程设施,还包括水中的工程设施。土地上下的施工设施主要包括楼房、地下城等等;而水中工程设施主要指岛屿的建设、桥梁的搭建等等。土木工程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所以人民十分关心土木工程。楼房建立得不好,将会威胁大众的生命,桥梁搭建不好也会威胁到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所以在建设土木工程时,相关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小心谨慎,不能有一点马虎,而且一定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各方人士相互协助相互团结,才能建设出好的土木工程。好的土木工程对国家也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而且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②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最常见的工作内容,而且混凝土结构在实际的工程建筑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基本上就是以混凝土为主,以砂石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构成了混凝土基本原材料,这种结构的抗压能力极强,而且实用性能相对持久。混凝土结构还具备了很多优点,例如:混凝土的制作原材料极易获得,制作的过程简易,成本运输相对廉价便利,抗压抗腐蚀性,使用性能相对持久,对于普遍的人为破坏不能够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的损伤。
2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应从混凝土的配置环节加强对于混凝土的控制。首先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包括砂石粒径以及水泥的规格等等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混凝土强度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配合比,防止由于配比不均匀而引发的问题,配比完成以后,还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度试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能够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之前,要首先确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含水量,这样才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2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温度的控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①水泥原料自身的水化热;②混凝土结构施工环境中外界环境的因素,由于温度应力也是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造成其裂缝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减少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应当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行温度控制,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原材料来进行施工,减少水化热造成的影响,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低水化热的水泥产品,新材料的使用能够将温度应力降到最低,其次可以采用分时间段施工的方式,尽量避开夏天炎热的高温时段来施工,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引起的裂缝问题,采取洒水、铺设冷水管的方式来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冬季应当对搅拌设备采取一定的防寒处理,控制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避免降雨等天气因素对混凝土浇注产生不良影响,在阴雨天气中,负责材料保管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建筑原材料因雨水打湿产生变质、风化、结块等变质问题,如果是小雨天气,可以在做好防水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施工,如果雨量过大,则要注意及时停工,避免未成形的混凝土被雨水冲刷产生形变,雨后复工注意处理好施工缝的问题。
2.3混凝土模板技术
混凝土模板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是否显著,关系着这类结构的性能可靠性。因此,为了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丰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技术手段,则需要考虑钢筋模板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①选择质量可靠的钢筋混凝土模板并加以使用,为混凝土结构性能优化提供技术保障,避免影响其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确保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施工有效性;②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确定好适宜的模板搭接位置,提高它们的搭接质量,保持该结构良好的施工效果及应用状况;③混凝土结构模板施工计划实施前,也需要加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分析,了解水文特性等,为模板支护提供参考信息,逐渐提升钢筋模板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水平。
2.4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浇筑时,应先对模板及钢筋进行检查,确定钢筋绑扎、放置位置合格,模板安装且放置位置准确无误。浇筑时,需要确保混凝土充足、设备机械等状态良好,避免因设备故障或混凝土供应不足导致浇筑中断发生,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应尤其避免混凝土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此类情况,需及时降低泵送混凝土的速度,同时不能间断混凝土的搅拌。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浇筑过程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避免因浇筑质量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需要对其采取强制降温的措施。在浇筑时,需要采取泵送的方式进行浇筑,并对泵送管道进行降温。浇筑前,需要对骨料、模板等进行洒水、遮阳等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温度和入模温度。浇筑完成后,需要通过不断对混凝土结构内冷却水管网注入冷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达到控制温度应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2.5振捣与养护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主要是针对顶部、中部和破脚三个位置进行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进行作业,保证振捣工作能够全面覆盖,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使用振捣棒也要注意使用方法,快插慢拔,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振捣效果。另外在混凝土施工完成以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浇筑完成以后,要进行养护工作,如果外界的温度差影响较小,可以使用自然养护的方法,但是如果是在夏季或者冬季施工,就必须采取人工养护的方法。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就是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工作,需要保湿的可以在混凝土上面铺设麻袋或者湿草,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散热程度,保证混凝土内部和外界的温度差在可控范围以内,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度裂缝。
结语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和防护的效果,其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为此,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加强对混凝土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技术控制,并通过有效的施工技术手段来加强整体的结构把控,规避可能隐藏的各种施工隐患和安全问题。通过相关措施的实施与完善,不断对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并推动我国软实力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6(31):9-10.
[2]张洪龙,李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J].湖南水利水电,2014,2(6):132-135.
[3]黄木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