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悠悠
镇江市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江苏镇江,212000
非公企业是就业人群和人才的集聚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激励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对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夯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非公有制党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重视不够,党建工作缺乏“有效覆盖”。
由于非公企业营利目的性更强,受市场环境影响的程度更深,因此,非公企业人员尤其是负责人对“抓党建、促生产”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难以沉下心去搞党建。思想上不统一,非公企业党建“有效覆盖”工作也就难以开展。一方面,非公企业负责人过分追求企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重生产、轻党建”的倾向。另一方面,非公企业基层党员在推进党建“有效覆盖”的过程中主体身份意识薄弱,消极应对企业开展的党建活动。
(二)资源不多,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管理”。
党务工作者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兼任的行政过多,忙于处理日常事务,在党务工作方面的精力投入不足,大部分非公党组织缺乏经费保障,“三会一课”有时流于形式,支委会议内容研究实事少,空洞说教多,主题党日活动主题不鲜明,召开组织生活会时,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不够深刻,同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管理并不统一,存在公司党委、企业所在地区党委、行业主管单位等多种领导部门的多头管理现象,这种繁杂、分散、重叠的管理方式客观上增加了非公企业党建“有效管理”的难度,最终难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三)措施不实,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结合”。
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和企业经营“两张皮”现象比较多见,不少企业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局限于开开会、读读报、搞搞活动,个别党组织生活甚至出现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在发挥作用的途径上办法不多。虽然有些党组织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岗位争先、技能比武等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但这些功能企业工会以及其他部门本身就具有,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做人的思想工作的优势,以及建立先进企业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好上下联系沟通等优势没有得到真正显现,在发挥作用中办法不多、措施不实。
二、发挥非公党建实质作用对策分析
(一)抓好“带头人”建设,发挥“领航员”作用。
抓住带头人和关键人,重点选拔信念坚定、熟悉经营、善于管理且能够与职工打成一片、热爱党务工作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积极引导和鼓励党员出资人亲自担任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大在出资人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努力把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精英”人士吸纳进党组织,增强企业出资人的“红色意识”,使其真正认识到加强党建工作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消除其“恐惧”心理和“无用论”等偏见。通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任前培训以及党建工作专项培训,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提高我党的政策执政能力,确保我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现象,发挥“助推器”作用。健全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机制,党组织并不是企业发展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应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经营中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影响力。建立党组织参与涉及企业改革发展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机制。探索实施企业党建工作项目化把抓经济项目的方法引入党建工作,实行党建工作项目负责制,由对党建工作的“定性评价”向“定量考核”转变。同时发挥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方式和实践平台,让党员有“用武之地”,发动党员职工建言献策,在帮助企业“破困境、谋发展”中发挥实质作用。
(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服务员”作用。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就要在帮助企业引才识才上有办法,在育才聚才上出实绩。为此,要立足于做“引才使者”,指导党组织熟悉国家和地方人才政策,了解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在人才引进上帮助企业出点子、出实招,确保人才招得来、留得住;做“识才伯乐”,充分发挥“党聚人才”的组织优势,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能手,把生产经营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生产经营人才培养成企业经营管理骨干。同时,通过建立工青妇组织,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党员议事会等制度,让党员职工广泛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在思想上多作沟通,在生活上主动关心,做好聚才留人工作。
(四)着力培育企业文化,发挥“塑造者”作用。
文化是企业的基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好企业文化领航人,坚持文化育企理念,帮助企业塑造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文化形象,以良好的人文环境陶冶员工情操、鼓舞职工士气,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实质作用的内涵体现。为此,我们坚持把党的元素嵌入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中体现党建实效,让企业上下在内心上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行动上与社会主义事业同心同德、风雨同舟,让非公企业党建成为超越西方现代管理的一项中国式秘密武器,成为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