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规划研究与建设实践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9期   作者:周晓东
[导读]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周晓东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福建省 350001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仍然是计算机网络领域需要面对的重大难题,有关于网络的社会工作都需要在网络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够顺利运行。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与信息安全的管理技术,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需要不断的通过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等方式来打造出完善的网络信息保护体系,且此项管理技术值得相关从事人员对其深入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工具,为人们的实际生活与工作提供了方便。可是因为大多数计算机用户的技术水平偏低,缺少专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维护知识,在利用计算机的过程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基于此,该篇文章对新时期计算机技术网络维护的关键性加以分析,并对改善计算机技术维护的方式以及技术进行探讨。
        1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作为一种状态,指的是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不存在任何危险、损失、不良影响的状态。针对网络而言,保障网络安全是运用和发展网络技术的必然要求。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指出,我国网民中超过75%的人都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通过分析网民账号被盗问题发现,超过50%的用户被盗号的主要原因是口令被破解,这表明了我国网络安全环境并不良好,同时也表明了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并不强。对于网络安全产生硬下疳的因素非常多样,并且具有特殊性、不确定性,而网络空间的安全性也不高,可能随时受到其他因素的侵犯,包括国家政府网络也存在被盗用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网络安全问题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具有密切相关性,而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更为显著。其中,国家信息的泄露势必影响到国家安全,导致国家出现严重的损失问题。此外,网络技术也被运用到我国各种社会活动中,包括财税、金融以及通信等,一旦这些行业出现网络入侵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基于个人层面来分析,网民攻击会影响到个人的利益,但是所造成的威胁并不大。基于企业层面上来分析,由于企业信息基本上都是商业机密,一旦受到外部网络入侵,势必出现信息泄露甚至被他人利用的危险,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基于社会层面上来分析,网络侵入制约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需要有效控制网络安全。21世纪已进入全球电子商务时代,网络交易现象非常普遍,大部分用户也会在网上银行、第三方平台上存入资金,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会导致用户经济资金的丢失。相关数据指出,90%网民对于网络安全持有不信任、安全感不强的态度。现阶段,还是有一些不法组织为了获取利益对其他网络进行侵入。由此可见,网络运用需要保证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2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网络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
        网络管理体系有着不同的类型,集中式的网络管理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在管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多,管理人员对数据的管理效率也在不断减弱。而分散式的管理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知识与技能,信息更加的分散。想要更好地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就需要提高信息的收集速度,加快对信息的处理速度。
        2.2网络信息篡改
        在网络信息传输时,入侵者基于对信息格式、规律的掌握,从中截获信息并加以修改,最终将篡改后的网络信息发送至目的地。与此同时,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存在开放性、自由性以及不均匀性,所以入侵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做到对发送者信息的获取,导致信息接收者无法依据发送者特征的判断来检验信息真假,导致网络信息价值无法体现。


        2.3人为操作错误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例如:用户会向他人分享自己的账户,或者将账户借用给他人,有的用户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可能出现被盗用的危险等。甚至由于程序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安全隐患问题。
        3网络安全规划研究与建设
        3.1建立本地化安全运营能力
        基于安全运营平台,将全网终端威胁、网络攻击及业务系统安全通过大屏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结合外部安全服务专家专属服务化的方式,实现了网络安全的闭环响应与处置,同时为内部人员提供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沉淀本地知识经验库;基于安全运营平台分析结果进行决策,指导各部门开展网络安全工作;通过网络安全运营平台指导安全建设,提供安全策略优化指导,全面提升系统安全运营能力。
        3.2用户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
        随着目前网络环境中网络攻击问题以及网络病毒肆意扩散问题的不断增加,而网民用户的安全防护技能以及防护意识的缺失,会促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遇到的风险问题得以加剧。用户安全防护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为在信息管理中存在侥幸心理,例如:用户所设置的网管密码过于简单;为了保证系统或者某一特定软件运行速度的加快,自行将计算机防火墙功能进行关闭;一些用户受到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所掌握的安全防护技能严重缺失。这些问题都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遇到的安全风险问题更为严重。
        3.3提高网络自我监测系统的性能
        网络安全管理中计算机的网络自我监测系统是一项实用性较大的功能,当前我国网络用户比例巨大,但能熟练掌握网络信息管理操作系统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少,对此,为了加强另一部分网民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入侵检测技术水平,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可以通过提高网络自我监测系统的性能水平来实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自我防护。大部分网民并不熟练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手动操作步骤,且对网络自我监测系统的需求意愿较高。对此,计算机软硬件与程序的开发者并需要不断的完善当前网络自我监测系统的性能,以此来满足国内网络使用者的需求,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3.4规范科学的网络配置与访问权限管理
        实行科学、规范的网络配置管理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配置是网络架构的重心,也是网络平稳运转的基础,所以网络管理人员首先就应该对网络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合理的规范方案,提高网络安全工作的实效性,网络运维人员不仅要满足目前客户的网络需要,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前瞻性,能够对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比如科学配置子网IP地址以及预留网络设施线路接入等。网络设施的策划和管理应该由网络管理人员进行革新和保管,具体的维护和管理能够借助堡垒机集中规范化地管理,通过创建身份认证与访问管理等得以实现。此外,在网络设施建设中,应该针对不同区域和网络创建不同的访问方式,明确相关的要求,从而杜绝违法访问以及入侵,保护网络配置管理的安全,降低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通过端口扫描等降低安全风险。除此之外,网络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网络设施的接入。为了防止违法入侵等事件,网络管理人员应该做好计算机房和机柜的保管工作,设置工作权限,确保网络设施运转的平稳以及安全。
        结语
        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力度,重视对现阶段计算机领域尖端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以此为网络信息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授卿,吴永琢.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J].电子制作,2015(9):159.
        [2]卢湛辉,杨阳,刘焱.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J].电子乐园,2019(16):121.
        [3]杨德义,周莹莹.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34):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