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
广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900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前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现实需求,尤其是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实力相对薄弱的中职学校而言,其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间接导致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数学课的学习没有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推动中职数学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当前中职学生的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中职数学教学课程的策略,希望能够给中职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中职数学;整合与应用
引言
微课主要是通过教学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微课反映了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针对课本中知识点而展开的讲解,以及为学生提供的与课本内容相关联的教学资源组合,它具有内容精炼,时间短,知识碎片化、模块化、精简化等特点,主要强调通过建设一个具有鲜明主题,包含丰富内容以及具有多种资源的小环境为学生提供给多的学习资源。下面本文将从对微课类型的选择方面,谈谈自己对于微课与中职数学整合的看法以及观点。
一、知识型微课
知识型微课所关注的重点是,课本中涉及到的重点难点,着重突出考试所涉及到的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微课大多数都是知识型微课。知识型微课是对课堂上所强调的重难点所做补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
(一)紧扣教材,突出重点
数学教学的重点主要包括课本章节中所出现的基本概念以及重要的公式和公式的推导运用,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各种技巧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等。举一个例子,在中职数学“两条直线垂直的关系”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确保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数值的计算,设想、检验、分类等数学方法,熟练的掌握课本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时,斜率的乘积为-1(k1,k2均存在且不为零),并且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熟练应用,已解决数学问题。在微课设计中要加强对于课本重点知识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激活思维,突破难点
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难点主要源自于教师在上课时讲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不同学生之间基础知识间的差距。系统而言,对于相对抽象的、涉及知识点广而复杂的,以及学生在以往练习中没有遇到过的新题型,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知识。例如,在学习中职数学“圆锥的体积”这一章节内容时,主要的难点在于正确的理解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其中要有一个必要的条件是圆锥和圆柱的高以及底面积是同等的。这一章节的内容属于“几何与图形”的教学的范畴,是中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本节知识内容的系统学习,可以加强中职生对于几何的了解,提高学生计算几何体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习题型微课
(一)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习题型微课主要是讲解解题技巧,开发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习题型微课通过对习题进行深度的分析,将习题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同时会将同类型的习题进行归纳,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
(二)精讲精练,突出考点
对课本中的重点例题进行全方位讲解,师对课教学的进一步补充,在课堂上教师要顾及全体同学,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在讲题时可能会不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通过微课的应用,教师可以对例题进行深度解剖,全面讲解例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这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
三、微课选题设计的策略微课首要就是选题设计
(一)以知识型微课为平台,突出目的性和明确化
知识型微课主要是讲解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强调对于知识的理解,大多数时候是一个知识点就是一节微课时间较短,因此,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但是知识型微课的教学目标会更加明确,能够轻松的判断出实际需求,在讲解时更加具有针对性,例如,对于课本中的知识点一些教师可能只是简单带过想通过做题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却不知学生因为没有掌握知识点根本不知如何做题,而知识型微课则是系统的讲解该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主要内容,对于学生的辅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以习题型微课为突破点,体现启发性和实效化
习题型微课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习题课,但是与之不同的是微课不仅能够为学生解答疑惑还能够提高学生做题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微课中教师讲课一道习题时会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讲解,这样既能够提高优异生的数学思维,又有助于培养差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的应用对于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微课与中职数学的整合,有利于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学习课本知识,及时巩固课本中所涉及到的知识要点。本文探索了推动微课与中职数学整合的方法,希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微课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整合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中职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海桃.微课在中职数学衔接知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131.
[2]马艳琴.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应用中的冷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31-32.
[3]林镇浩,赵雪莲.对中职数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02):73-75.
作者简介:李桂英(1989,6—),女,汉族,广东省广州市,本科,助理讲师,广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