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飞
三河市陈庄小学 廊坊 三河 065200
摘要:自从核心素养提出以来,传统教育理念发生变革,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重点由知识传授向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形成良好品德方向偏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要确保学生掌握并利用小学数学知识,提升核心素养,需要明确核心素养下小学快乐课堂所需要具备的关键条件,解决小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以上两点内容,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快乐课堂具体展开方式提供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数学教学创新
引言:核心素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以往的小学教学活动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偏差,造成实践能力培养力度的不足,核心素养下快乐课堂的提出,在明确实践重要意义的同时,强调课堂氛围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学生作为课堂氛围的主要创造者参与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才能确保核心素养下教学快乐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快乐课堂需要具备的关键条件
(一)具有人文精神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从对知识内容的关注转为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只有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发展,并通过鼓励学生,激发学生潜能,才能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学生只有感受到被关注,才能以快乐的心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1]。
(二)具有科学精神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与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相符合,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是其他学科内容的基础,要建立数学快乐课堂需要强调数学的科学性,确保学生以科学的理念对待学习生活。
(三)促进学生发展
快乐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提升,确保学生以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科学的价值观对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因此小学数学快乐课堂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播。
(四)注重时代性
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准,确保教学理念以及思想的严谨性,确保教学目的教学活动能够与时俱进,并且只有教学活动与时俱进,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才能确保学生明确数学与自身的关系[1]。
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处于单向输出状态,学生缺少有效的反馈,并且对于教师的提问、组织活动的参与缺少积极性。
(二)教学形式缺少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较常用的方法包括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问答法教学等等,但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是以教师引导课堂为主,缺少创新性,不能从多角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缺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知识多较为基础,但是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课本中的实例,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拓展还较为缺少,造成学生能够在试卷上对问题进行解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相同的问题却难以解决情况的发生。
三、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开展方式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要实现小学数学快乐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时代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完全按照以往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教学。例如在素材的选取上,教师为确保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通常采用电视节目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如在平均数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给七个小矮人分苹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发生改变,采用原始的事例将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兴趣爱好,发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引导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参与[2]。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数学内容的趣味性
数学教学由于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在讲解的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形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能够有效确保学生掌握数学技能,以现实生活以及游戏为基础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布置学习任务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主动探索,在课堂上针对发现与不足展开探讨。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养。
(三)加强数学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多项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对课堂功能进行拓展,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教学,亲自到生活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四)形成数学思维,建立科学价值取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改变以知识传输为取向的教学理念,通过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并通过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教师需要将科学的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并结合多样化的课堂形式,采用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2]。
结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加强数学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建立科学价值取向等一系列手段,能够有效确保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顺利开展,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对数学的爱好,形成以学习为快乐的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敖国琴.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构建[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 000(003):P.71.
[2]王玩为.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687(05):185-185.
作者简介:孙燕飞(1989.8-),女,汉族,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人,本科, 三河市陈庄小学教师,研究方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