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治疗与护理现状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张丽娟
[导读] 目的 总结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经验

        张丽娟
        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神经内科 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经验。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5 例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 , 采用多种临床康复护理训练方法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 使患者吞咽功能早日恢复。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和临床康复护理训练 , 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在本院收治的 65 例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 , 经过临床治疗和临床康复护理训练 , 使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临床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由于急性脑梗死后造成患者控制口、咽、喉、食管的神经功能障碍 , 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发生障碍 , 从而导致患者进水、进食、进药困难 , 易引起吸入性肺部感染、患者严重营养不良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为此 , 作者通过临床康复护理的办法 , 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语言障碍 , 提高患者的自主进食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面将康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 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12 月 , 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 65 例 , 其中 , 男 43 例 ,女 22 例 ;年龄 46~86 岁 , 平均 65.6 岁。在本院收治的 65 例患者中 , 全部经过 CT、MRI 确诊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
        1. 2 方法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 采用洼田吞咽功能评定后 , 经过多种临床康复护理训练方法实践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 使患者吞咽功能早日恢复。
        1. 3 结果 对于 65 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 , 经过临床治疗和临床康复护理训练 , 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经过临床康复护理训练和通过洼田吞咽能力分级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 最后患者 , Ⅰ级 ( 一次顺利咽下 , 时间为 5 min)38 例 , Ⅱ级 ( 一次顺利咽下 , 时间为 8 min)23 例 , Ⅲ级 ( 一次咽下后有呛咳反应 )4 例。
        2 临床康复护理实践
        2. 1 吞咽基础训练 吞咽基础训练[2] 方法包括 :(1) 面部运动训练 :临床护士让患者做微笑、皱眉、鼓腮后吐气、吹气球、吹蜡烛等面部运动训练。(2) 张口伸舌训练 :让患者舌体在口腔内左右摆动 , 用舌尖舔舐上下唇训练。(3) 吸吮、咀嚼、左右点头动作训练 , 在患者反复训练时 , 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2. 1. 1 吞咽部位训练 将患者平卧在床上 , 之后让患者抬起头来 , 将自己的下巴慢慢的靠近前胸 , 直至眼睛可以看到自己的脚尖。

如此重复做 25 次 , 每日三餐前各做 1 次 , 连续坚持锻炼 30 d。这样一来 , 可以使患者的咀嚼肌、舌肌、咽喉、会厌部肌肉运动起来 , 使患者的口、咽、喉、食管的神经功能渐渐的恢复 , 通过运动 , 使咽部的各个吞肌肉群和神经恢复。
        2. 1. 2 声带功能训练 首先让患者每天练习深呼吸和用力大呼气 , 深吸一口气后憋住 , 然后用力大声呼出。每天反复练习 15 次以上。其次 , 在反复练习用力大呼气之后 , 再用力大呼气时 , 练习发音 , 练习声带功能 , 使声带功能逐渐恢复。最后 , 练习从数字 1, 2, 3 到单个字、词组等语言训练 , 使患者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2. 2 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训练包括 :触觉刺激训练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味觉刺激训练。(1) 触觉刺激训练 :用手指、棉棒、压舌板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周、整个舌部等各个部位的反应 , 以增加这些器官的敏感度。(2) 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 : 咽部冷刺激是指使用棉棒蘸少许冰水 , 轻轻刺激上腭、舌根及咽部后壁 , 之后 , 临床护士让患者做空吞咽动作训练 , 慢慢的使咽部遇到刺激后有不自主反应。(3) 味觉刺激训练 : 用棉棒蘸不同味道的果汁 ( 酸、甜、苦、辣等 )来刺激舌面部对味觉的反应 , 通过味觉刺激增强味觉敏感性。
        2. 3 进食方法训练
        2. 3. 1 选择适合患者进食的体位 体位常一般选择两种 :第一种体位为半卧位 :将患者的头和身体上部抬高至 30° ,头颈前屈 , 肩部用枕垫起 , 这样的体位有利于食物向咽部运送。第二种体位为坐位 :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 坐起时无体位性低血压反应时 , 就可以取坐位进食 , 这样容易引起吞咽反射。
        2. 3. 2 食物的形态选择 食物形态的选择最好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和阶段来选择食物形态 ,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食物 , 细烂的食物最容易吞咽 , 固体食物最难吞咽 ,糊状食物最适合 , 液体食物容易使患者误吸 , 造成咳嗽反应。
        2. 3. 3 定量进食训练 临床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进食训练时 ,要求从少量食物开始进食 , 如果一口食量过多 , 将会使食物从患者口中流出或者残留在咽部导致误吸 ;如果一口食量过少 , 将会因刺激强度不够 , 难以诱发吞咽反射。一般正常人一口量约为 20 ml, 患者一般先以 3~4 ml 开始 , 之后 , 逐渐增加食量。
3 小结
        吞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训练和对症治疗 , 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患者的疾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杨慧, 张怀中. 行动研究法联合吞咽操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13):38-40.
[2] 甘泉, 朱伟珍, 卢丽丽,等. 吞咽与认知功能联合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v.55(35):75-78.
[3] 高晶. 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辽宁医学院,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