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晶
新乐市中医医院 河北 新乐 0507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介入导管室护士素质的提高。方法应用管理科学手段,狠抓科室护士的业务技能.素质培养和人员管理.制度建设和自我防护管理、消毒隔离管理。结果通过落实 了管理的措施,开展成功了多项介人的手术。结论:顺利完成医疗 护理任务所不可缺少的是良好的护理管理及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护理医疗的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是控制感染。[关键词]:导管室 ;护理;管理
心血管病介人性诊治是指通过心导管术将诊断或治疗用的各种器材送人心脏或血管内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1,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导管室护士不仅应掌握各种操作技术,熟练配合手术,准确判断心电监护结果,还必须适应新的护理模式,掌握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才能安全、高质量地开展心脏介人手术。我们通过对256名行心脏介人治疗术的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慢综合征、I°~ I'房室传导阻滞、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256名患者施行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其中男性182例,女性74例;年龄17~89岁,平均46.8岁;射频消融治疗20例,起搏器植人术168例,球囊成形术68例。
2实施方法
2.1 术前访视
2.1.1导管室护 士接到手术通知单,首先查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齡、住院号,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入院诊断、简要病史以及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尤其注意各项化验检查、胸部X片、B超检查及碘过敏试验有无异常结果。
2.1.2 向病房责任护士了解护理计划,向手术医师了解麻醉方法、手术部位、手术体位、手术步骤,备好一切物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1.3 心理护理心导管术多为择期手术,且采用局麻,如果病人对术中、术后状态估计不足,术后可能出现耐受力差,过度紧张的情况,通过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其所患疾病的认知度和对待疾病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心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指导工作,使病人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由于大多数患者对心脏介人手术缺乏了解而有心理负担,对手术医师技术水平、手术环境的陌生产生疑问,缺乏安全感;医护人员的不恰当言行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紧张、恐惧、焦虑心理明显,因而增加了手术难度。对此,我们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年龄、受教育的程度及心理素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介绍心导管室的环境、手术过程、手术并发症、术后状态、饮食、用药、术后的康复及参加手术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操作水平等,增强信心,使其消除恐惧感, .积极配合完成检查、治疗。
2.1.4导管室护士根据所 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心导管室护理计划。
2.1.5参加术前讨论了 解拟行检查、治疗的目的和方法,以便根据治疗方案进行特殊器械及敷料准备。
2.1.6行为指导指导病 人练习床上大小便,预防感冒,戒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手术如期进行。
2.2术中整体护理
2.2.1完备术前- -切准备工作,备齐抢敖药物和器材,且保.持各种仪器的良好状态。
2.2.2患者人室后, 应热情、友善地协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核对床号、姓名、清点病人带来的随身物品。视情况固定肢体,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连接各种联线。向其简单介绍室内环境和手术过程,告知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检查留置尿管是否通畅。
2.2.3手术开 始注意巡视病人,观察病情变化和病人情绪,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语言安抚。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护士一直陪伴病人到手术结束,并与病人不断轻声交谈,转移其注意力,让其思想放松,为介人治疗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2.4各项护理操作做到稳、 准、轻、快,熟练使用各种仪器,对患者的病情不随便议论,保持安静。
2.2.5严巒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瞳孔变化,有无心前区闷胀不适、恶心和呕吐及肢体感觉异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对术中使用的各类药物如利多卡因、肝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要严格“三查七对”制度。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包填塞的症状,如血压低、脉压差减少、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和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2.2.6术中必须加强心电 监测,随时作好心电复律准备,以保证患者安全。
2.2.7对手 术时间长或长时间平卧困难者,用一小软枕置于患者膝关节或适当垫高颈背部,以减轻背部紧张之不适,缓解疲乏。
2.2.8利用空 隙时间向家属简单介绍手术进展情况,解除其焦虑心情。
2.3 术后探视与评估
2.3.1术毕病 人送至监护病房进行特别护理12小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心电监测,以确保病人安全。
2.3.2 -般术后第二天对病人进行探视,了解病人术后一般.情况,包括切口疾痛和有无渗血,周围动脉搏动,肢体肤色、温度和感觉,有无感染及手术并发症。进- -步强化术前宣教的内容,使病人感觉术后状态确实不错,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疼痛难忍时适当予止痛药,使其减少对疾病的关注,使紧张的精神状态松弛下来。
2.3.3术后心理护理病人进入监护病室, 由于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差,全身带着各种导管,如监护仪导线、输液管道、.导尿管、鼻导管,以及必须卧床休息24小时以上,仪器报警声、报警灯的闪烁,医护人员的繁忙工作、甚至变话声等因素,均会增加病人的紧张心理。监护室护士应及时自我介绍,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情况、监护室环境,使病人尽快实现对术后情况的适应,护士在巡视注意了解病人情绪,随时对病人的精神状态加以调适,消除紧张情绪;及时处理如恶心、切口疼痛、心律失常所至的心悸、头晕等不适,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耐心,多用安慰性语言,使病人得到心理安慰。
2.3.4了解患者对心导 管室的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评估术中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
3.结果
经正确的完整的介入护理后均有明显的效果提高。
4.讨论
介入性诊疗技术已广泛应用全身各系统多种疾病的诊治,而导管室是进行介入诊断、治疗的场所。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院放射科导管室开展了血管、非血管等多项介入手术,这些手术的成功与导管室的护理管理密切相关。
导管室护士参与介人诊疗术前讨论是整体化护理的进一 步完善和延伸。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将有利于导管室护士全面掌握病人的整体情况及手术方案,提高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对培养护士的整体护理意识起到良好的作用。导管室护士只有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完成整体化护理。
导管室护士在参与整体化护理过程中能带动科室其他人员钻研新业务和新技能的兴趣,从而营造科室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导管室护士与科室其他护士之间开展小讲课及学术交流,增强大家学习理论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促进科室护理科研的发展。导管室护士参与介人诊疗术前讨论能强化医护关系,增加手术配合的默契程度。由于术前对病人的情况、治疗及手术方案有全面了解,术中能领悟术者的意图,可变被动配合为主动配合,尤其是对手术医师的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融洽医护关系,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总之,导管室护士参与心脏介入诊疗的术前讨论,为导管室护士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缩短了医护差距,对导管室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章力凤. 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 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探究[J]. 医药前沿,2018,8(5):358-359.
[2] 黄莉丹. 整体护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必读,2021(5):88,91.
[3] 黄雅琼. PBL教学法与导管室见习结合在PCI术后护理教学查房应用中的效果对比[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9):221-222.
[4] 闫艳,诸葛海鸿. 质量控制在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2):222-224.
[5] 刘静. 介入手术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78.
[6] 王娅. 双人配合护理应用于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2014(18):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