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7期   作者:赵延涛、赵燕、秘金华、刘继敏、常英霞
[导读]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

        赵延涛、赵燕、秘金华、刘继敏、常英霞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省)050000

        【摘要】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了解其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6月-2019年10月间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中,选取78例做为此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使用浓度为 0.2mg/ml的5-氟尿嘧啶和肝素20u/ml的 BSS 作为眼内灌注液,而对比组患者在术中只使用常规的BSS 作为眼内灌注液。观察术后患者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经过对术后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观察及随访,发现实验组患者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恢复情况要优于对比组,组间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经本试验后,发现应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临床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后发性白内障;抑制;临床疗效
        白内障是眼部疾病最为常见的病症,患上白内障后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其发病原因较复杂,有文献表明,随着人们身体的老化或者遗传及局部营养障碍等都可能患上白内障,患者出现严重的外伤、中毒及辐射等,使晶状体出现代谢紊乱的情况,从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浑浊,引起白内障。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或不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会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后发性白内障,临床认为主要原因是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囊膜上移行增殖或术后炎症反应等原因造成的[1]。为抑制患者术后出现后发性白内障,临床上方案较多。本院通过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探讨其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39例。78例患者中有43例是男性,其余为女性,平均年龄在63.25±6.3岁,将本院2017年6月与2019年10月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各项一般情况综合比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开展本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要对其做常规的术前检查,观察患者的术前相关指标,对白内障的眼睛作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及侧切口,前房内 注入粘弹剂,行中央连续环形撕囊,直径为 4.5~5.5mm,水分离,注入粘弹剂,超声乳化术吸出晶状体核,注吸残留的晶状体皮质及粘弹剂,后囊抛光,植入人工晶状体,BSS液封闭主、侧切口,其术中灌注液,对比组采用常规的BSS液;而实验组则使用浓度为5-氟尿嘧啶0.2mg/ml和肝素20u/ml的BSS作为眼内灌注液,灌注时间均为10min,液体流速均为为25 mL/min[2]。
1.3观察指标
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并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资料数据都行卡方值来进行检验,以n%表示,2017年至2019年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所有考核数据都进行SPSS20.0软件数据包来计算,显示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白内障手术患者所有考核之间有明显差别,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见表一: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常见的代谢型疾病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3]。白内障是眼部疾病常见的一种,白内障可以说是世界上致盲率最高的一种眼病,多发于40多岁的人群。有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由于该地区的紫外线辐射较强而导致。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患者会出现轻度视力模糊,这也使患者对初期的白内障没有重视,白内障发展到中期以后,患者的晶状体模糊的情况会加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有可能出现失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其症状多表现在视力下降、高空间频率上对比敏感度也会出现下降情况,患者还会出现色觉及屈光的改变。现今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术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后发性白内障最为常见,临床上应用抗代谢物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在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上有显著效果。5-氟尿嘧啶药效特点有特异性高,对眼部毒性较小等优点。本实验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对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作用进行观察,将相关数据分析对比后,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
综上,经试验对比后,白内障患者在手术中使用5-氟尿嘧啶联合肝素,可有效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其临床效果显著,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梦云,崔双慧,郝泽宇,王文锐,杨清玲,陈昌杰,王剑锋,周琦.姜黄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05).
[2]陈小虎,陈坤福.Nd:YAG激光环形切开法与十字切开法治疗Ⅰ、Ⅱ级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6):045.
[3]孙丽娟,汪绍娟.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5):0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