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京林
大庆微创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8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62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经本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患者62例,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骨瓣减压术加用血肿腔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和颅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帮助患者降低血肿清除率,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患者头部由于长期受到高血压指标影响而出现的出血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该病患者会出现逐年上升趋势。导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病因有很多种,如患者高血压指标未受到有效控制,或者患者出现脑动脉畸形或动脉瘤等情况,对于情绪易激动的患者、便秘的高血压患者或剧烈咳嗽的高血压患者都会容易出现高血压脑出血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2]。该病常用的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为探究高效手术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取62例手术治疗高血压患者,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措施,探究血肿清除率和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经本院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患者62例,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患者31例,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36-42岁,平均年龄(38.43±2.78)岁;观察组患者31例,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38-50岁,平均年龄(43.67±5.8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骨瓣减压清除术治疗,依照CT检查影片计算患者脑血肿量,根据脑血肿的血肿部位、肿块大小来进行头部开颅手术,对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对于意识障碍较轻且血肿肿块较小的患者实施去小骨窗手术。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血肿腔引流术进行治疗,骨瓣减压清除术前对患者实施脑血肿引流,在确定患者血肿部位后避免脑功能重要区域,制作2厘米脑皮层切口,利用脑板分开脑组织后用吸引器清除颅内血肿,清除过程中避免血肿壁以此降低患者出现负面损伤,并利用双极电凝止血,在患者无活动性出血后利用明胶海绵和医用止血纱布后关颅。术后给予患者注射镇静药物,防止患者躁动引发二次出血。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和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为血清除人数/总数×100%。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记录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png)
3、讨论
骨瓣减压术是指选取患者合适的颅骨骨瓣,将骨瓣打开后取下,以此打开患者颅内,观察患者颅内情况,必要时清理患者颅内血管和坏死组织,以此来实现降低颅内压的临床效果。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常见的安全手术方式,常用于治疗脑出血引起颅内压提高的患者[3-4]。对于具有脑外伤的患者通常会选择头部大骨瓣进行开窗,以此帮助患者降低颅内压从而减少患者的头部二次损伤。血肿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措施,可有效引出患者颅内的渗出液、积液、淋巴和消化液,以此达到诊断和治疗的效果,血肿清除引流术可帮助患者有效缩短病程,清除颅内积血,对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奠定基础。
由本次研究数据可知,根据血肿清除术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血肿彻底清除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38.70%;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90.32%,高于对照组51.6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骨瓣减压术加用血腔引流术进行治疗,可帮助患者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强血肿清除率,帮助患者尽早缓解血肿压迫和颅内高压症状,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路宁,石伏军,张健.单、双侧脑室外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8,40(04):323-325.
[2]张良,杜宝新.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2019,25(18):3096-3097.
[3]黄永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进展[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3(02):78-81.
[4]贺鹏,李冉,罗文凯.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11):78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