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呕吐该如何治疗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6期   作者:王志芬
[导读] 临床显示约有半数以上的妇女会在怀孕的早期出现早孕反应
        王志芬
        泸州市纳溪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 泸州646300
        临床显示约有半数以上的妇女会在怀孕的早期出现早孕反应,症状表现为头晕、嗜睡、偏食、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会因为个体不同而不同,一般的会在怀孕第六周出现,8~10周达到顶峰,12周左右自行消失。少数的孕妇会出现严重的早孕反应,频繁、剧烈的呕吐,甚至不能进食导致体内新陈代谢障碍,体液失衡,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出现生命危险。

        妊娠呕吐的原因
        1、胎儿发出本能的保护信息。孕吐是生物界中保护胎儿的一种生理机制。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各种食物含有一定量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但是量少不会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也不会出现症状反应。而对于孕妇就不一样了,腹中胎儿对这些有害物质就十分的敏感,一旦毒素进入胚胎就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就会分泌大量的激素以增强母亲孕期的嗅觉和呕吐中枢敏感性,以便最大限度的将有害物质拒之门外,保证孩子的健康发育。
        2、消化系统因素。如果孕妇的食管、胃、小肠出现损伤,贲门括约肌功能下降,就会出现恶心、烧心等不适感,加重妊娠呕吐。
        3、传递胎儿的存在信息。怀孕后,在激素的影响下,胎盘会产生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抑制胃酸的分泌,导致胃肠蠕动降低、酶活性降低,这样就会影响到孕妇的消化功能和食欲。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晨吐,一段时间后消失。孕早期胎儿正处于萌芽阶段,完全没有外力来表达他的存在。妊娠中晚期,胎儿可以通过胎动来唤起妈妈的注意。因此早孕反应,实际上是胎儿向妈妈传递自己存在的信息,提醒妈妈要保护好自己。
        4、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炎。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后出现的胃炎主要表现就是恶心和呕吐。有研究表明在妊娠剧吐的孕妇中90%左右的孕妇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呈阳性,因此导致妊娠呕吐与幽门螺旋杆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5、心理因素。如果孕妇但过于担心宝宝的事情,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因此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下,情感低落也会导致孕吐呕吐。
        妊娠呕吐的治疗措施
        1、内治法。(1)西医治疗。西医学对妊娠呕吐的具体原因研究还不明确,目前认为妊娠呕吐的发生与神经内分泌因素相关。由于妊娠期间的用药禁止因此对症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临床上治疗会根据孕妇的情况酌情使用补水、电解质,输液中加入氯化钠、维生素C等。止吐剂一线药物为维生素B6,合并酸中毒等患者给予碳酸氢钠和乳酸钠。营养不良患者给予氨基酸、脂肪乳静脉滴注。(2)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妊娠呕吐是因为冲气逆上,胃失和降所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是导致妊娠呕吐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常用香砂六君子或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有学者研究发现妊娠期间呕吐使用单纯中药治疗的效果与西药治疗基本相同,同时中药更加实惠,安全。而采用中药结合静脉补液不仅可以治疗妊娠呕吐还能改善酮体转阴率,这方面要好于西药治疗。
        2、拔罐治疗。拔罐治疗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罐内负压原理,使罐吸附在俞穴或体表部位及大道调整机体功能,治疗疾病的方式,拔罐可以疏通经络、祛寒湿痛、拔毒泻热。妊娠期间出现呕吐者可以使用拔罐的方式:胶皮罐外吸中脘穴30mian在配合三阴交。每日2~3次。
        3、足部按摩。足部按摩的原理是根据反射学说(在足部存在身体各处脏腑的相关反射区)通过按摩刺激的方式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预防疾病,缓解疾病的目的的一种外治法。通过按摩产生的刺激可经过经络传遍全身起到疏通脉络的作用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有学者观察按摩足底可以改善胃肠功能。拇指按摩足部冲阳、太白穴各10分钟,每日1~3次。
        4、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就是利用针灸的原理通过将药物注射到相关的穴位以刺激经络,增强调节气血的作用,从治疗疾病。该方法具有针灸和药物治疗的双重特点。在临床上多使用5% GS、维生素B1等做穴注药物,前者对局部组织刺激性小,疼痛轻,病人易于接受,并较生理 盐水吸收慢,可持续发挥其刺激作用。内关穴为治疗呕吐的主要穴位。注射此穴位既能宁心调血又不会伤及胎儿,是比较好的穴位。
        5、针灸治疗。中医认为妊娠呕吐病机在于胃因此多选择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以上穴位对缓解妊娠呕吐作用明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