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水混凝土被称之为自防水混凝土,其不但是承重结构,而且又具有防水与围护的功效。当这类结构的施工结束之后,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基坑的回填,这显然就有效地为地下结构的施工提供了帮助,提高施工效率。渗漏问题一直都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而防水混凝土的有效应用,就能够有效地处理好混凝土结构的渗漏问题,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防水混凝土在建筑中较为重要,可起到较好的防水作用,是工程主体结构中关键的部分。通过进一步分析防水混凝土渗漏的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对策,为房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
1.1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和施工不到位
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其原因是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和混凝土施工不到位。地下室防水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后需要先按照比例配制混凝土,然而该大厦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时完全按照实验室测试的最佳混凝土比例对粗细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的量进行选择,最终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防水标准。同时,该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并没有严格遵守振捣规定,存在跑模漏浆、施工缝空鼓翘边、蜂窝孔洞等问题,防水混凝土无法起到防水作用,自然会出现渗漏。
1.2设计方案不合理
在房建施工前期,会发生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情况,使防水混凝土具有较大隐患,为了避免房建设计方案不合理,工作人员须依据实际情况、施工要求,针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提供科学支持,全面分析工程中结构的合理性,制定完善的防水措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可有效预防渗漏情况。排水性能在房建中较为关键,科学合理的坡度可有效保证房屋的排水性能。若坡度较小,会导致屋内排水不顺畅,若此时顶角位置未做好防水工作,易出现渗水情况,缩短房建工程的使用寿命。工作人员应注重工程建设时效性,使砌体密实度符合相关标准,雨季时易发生渗漏,影响人们正常生活。部分单位在房屋施工设计中,工作人员应明确施工项目具体方案,全面考量渗漏方面工作内容,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实用性。
1.3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建筑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在防渗漏施工中存在操作不合规,就会使得建筑在使用中存在渗漏现象,无法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而防渗施工技术的科学使用,应以材料质量为前提,但是在工程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谋取利益,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这就导致渗漏现象的发生。首先,在进行防渗材料的采购时,采购人员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来对材料进行检验与把控,导致材料不满足施工标准,防渗性能较差,导致后期使用质量较差。再者,由于建筑工程一般都是在城市,长期施工必然会对周围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追赶施工工期,必然会加快施工进度,再加上施工人员的技术存在不足,在进行防渗材料的使用中忽略一些重要的施工操作,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二、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
2.1防水混凝土的选择
建筑工程中针对混凝土防水性能等级的规定为二级,根据实际的情况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规定为c30,防渗性能等级规定为s6,基础上铺垫层厚度规定为10cm,而地下室墙板厚度规定为30cm。其中的砂主要采用中砂,要求将石头的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之内,石子的粒径和范围也应该严格地限制在5~31.5m之间[4],含泥量也应该要严格地限制在1%之内。
选择cl-2缓凝式减水剂混合物作为其中的主要外加剂,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混合物中的砂子分级配置在其中添加了13.6%的粉煤灰,这样混凝土中的所有沙子和孔隙就不至于被全部填充,提高其的抗腐蚀性和防水能力。另外锅炉中如果添加大量粉煤灰以后还是能够有效减少水化热,避免锅炉表面形成裂纹和缝隙。
2.2保证其防水质量
要想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高其防水性能,从材料方面而言,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骨料级配法。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计算,在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流动所需要的水泥用量,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得到有效提升。要想提升混凝土密实度,还可以在其中加入外加剂,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引气剂等,这些外加剂会和骨料发生反应,使得混凝土的孔隙度得到有效地降低,从而增加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与防水性能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三乙醇胺、氯化铁等。这些外加剂和混凝土相互作用,就会形成一种类似凝胶的物体,这些凝胶就会将混凝土中的空隙堵塞,使得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得到改善,降低了孔隙率,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大大提升了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
2.3防水层施工要点
底板卷材空铺施工。施工前先将底板基面的施工垃圾彻底清理干净,如果基面比较潮湿则要保证基面至少无积水。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卷材铺贴方向,基层弹出基准线,基准线之间的距离则为一幅卷材的宽度,并至少预留8cm的搭接缝。先按照基准线铺好第一幅卷材,再铺设第二幅,再将两幅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膜撕下将两幅卷材搭接在一起,注意错开卷材端部搭接区,相邻两幅卷材搭接至少错天卷材幅宽三分之一,如果施工温度较低影响搭接部位粘贴效果,可用热风枪进行加温。铺贴防水卷材完工后要及时做保护层,否则长时间暴露会影响到防水效果。注意先撕除防水卷材的隔离膜再浇筑保护层,永久保护墙甩搓部分不要撕除;如施工温度较高可做临时隔离或洒水,防止施工时粘脚。
2.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还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各环节作业实行科学规范和管理,降低质量问题的出现几率。在管理制度建立中,一方面要注重上岗制度的完善性。做好员工岗前培训工作,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专业能力,加强施工环节把控,为维持各项参数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做好上岗前各项检查工作,要求施工人员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本着对自身、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开展浇筑作业。另一方面要完善奖惩制度内容,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明确自身作业要点并加以落实,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在施工中,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可借助奖惩制度给予员工适当处罚,规范现场纪律。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建筑的施工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对于防水施工技术也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混凝土结构防水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而防水施工质量的高低也成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与广大住户的利益。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时,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同时还要加强施工缝的处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工程防渗施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静,邹继明.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A].《工业建筑》杂志社.《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I[C].:工业建筑杂志社,2017:3.
[2]王福顺.浅谈地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地理,2015(04):73.
[3]马速春.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99-200.
[4]李红缨.提高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4(06):181.
[5]吴永忠.浅谈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