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 张琳琳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3期   作者:张琳琳 王鲁 水家珊
[导读] 目前,我国许多建设项目开始重视成本预算和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但结合实际情况,成本预算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不明确,导致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在后续时间进行深入分析。
        摘要: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贯穿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对于建设项目来说,如果成本预算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关系不完全明晰,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预算过多、资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低下,必须引起充分重视。目前,我国许多建设项目开始重视成本预算和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但结合实际情况,成本预算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不明确,导致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在后续时间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关系研究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
        1.1推动成本管理有序进行
        工程造价预算与结算可以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序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与总承包方交叉工程量大、立面幕墙面积大等,椭圆形采光屋面等,为工程造价控制增加了难度和挑战。在幕墙工程施工前,结合工程施工需求和施工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完成了幕墙工程企业成本预算分析,有利于为幕墙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第二,工程造价管理将以准确的企业成本预算作为实施施工内容的依据,有利于为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监督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分配企业资金。
        1.2提高施工单位资金利用率
        建设工程造价的预结算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和结算控制,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工程建设的需要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中标后的资金筹措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决策奠定了基础。从而规避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第二,施工单位应用工程造价结算系统有利于为企业管理打下基础,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建设单位要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结算方案。
        1.3审核图纸以及项目预、结算关系
        图纸作为最基本的成本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图是预算和计算的基础资料。工程量按图纸计算。图纸会审在工程量计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及时提出图纸中不合理或明显的错误,避免修改图纸后重新计价和计量,浪费工作成果。图纸审查对材料的准备很有帮助。图纸的准确审核有利于公司合理安排物资采购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竣工图审核是指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与图纸的符合性。准确的竣工图为企业的最终结算提供了最有利的依据。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拒收都会影响工程的最终结算价格。这些重要节点必须完整、清晰地反映在图纸上,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因此,图纸审核是工程预结算的基础,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重视和加强与设计院的沟通,对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协调策略
        2.1保证施工现场资料的完整性
        在进行造价预结算工作时,首先要获取详细、全面的工程信息。对于造价预结算人员来说,不仅要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收集工程资料,必要时还要亲自到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核实,提高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详细程度。同时,预算结算人员在整理工程量信息时,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并充分关注隐蔽工程的工程量信息。

这也要求预算结算人员充分利用招标文件、合同条款、设计方案、技术图纸等内容,充分保证造价预算结算内容的合理性,避免在正常施工中出现成本预算超标和工程设计变更等问题。
        2.2强化预结算审核力度
        结合工程建设项目,造价预算结算活动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锚固控制标准上。这也要求企业全面加强预算结算审核,确保成本预算结算系统中各项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最终纳入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过程。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审核员可以考虑在价格、内容和数量三个层次上进行详细的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源头控制。首先,审核员要了解各种建材的市场波动情况,结合项目建设过程,综合分析材料成本的周期性变化,细化材料成本水平。其次,审计人员还应着重分析预算和结算系统中的配额设置。这部分内容较多,同时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多。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数量逐一进行分析,避免数据在细节上的错误。第三,审核员还可以依据设计图纸,结合BIM技术等模块对预算结算费用进行详细审核。在这个过程中,审核员还要对工程量价、合同价等内容进行比较,并留下审核过程的痕迹,为以后的监督审核提供方便。
        2.3构建预结算与成本控制的协调机制
        对于建设项目,要逐步建立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协调管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将成本管理的重点融入到预算结算活动中,最终形成以预算结算控制为核心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体系。在具体操作中,施工企业需要结合施工顺序,对每个施工环节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点进行标定,并与预算结算成本体系中的相关模块进行对应,实现二者的协调联动控制。施工前期主要关注材料价格、合同价格、招标文件、市场价格波动、工程量清单、材料限价等内容,确保施工前期成本控制计划与成本预算结算内容的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环节核心成本要素、工程量变更、现场签证、阶段成本消耗等内容,重点调查施工成本控制与成本预算结算制度的偏差,以避免它们之间有太多的差异。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要充分重视竣工结算、超支责任、工程量完成程度等内容,明确工程造价的最终效果。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形成完善的成本预算与施工成本控制的协调机制,形成成本管理控制闭环,有效提高成本控制的整体效果。
        2.4充分引入全过程管理思想
        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充分引入全过程管理思想,使成本控制的效果得到显著保证,使成本预算和结算的内容得到充分落实。这也要求施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提高对全过程动态成本控制的认知水平,将其纳入项目管理的战略体系。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将成本控制融入内部文化,提高普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最终使所有内部成员都能积极参与成本控制体系。其实,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本身并不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要做到全员参与的模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在具体实施全过程管理理念时,施工企业还应结合施工环节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体系。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建立成本控制奖惩制度,提高内部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确保成本预算结算制度得以全面实施。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汇兴石材地块幕墙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工程造价预测、结算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关系。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工程造价预计算与结算可以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序发展,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泽清.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No.192):95-95.
        [2]张磊.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门窗,2017,000(005):67-67.
        [3]姚惠敏.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房地产导刊,2017,000(023):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