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袁凯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3期   作者:袁凯
[导读] 市政工程就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涵盖面非常广,包括城市居民生活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例如:城市道路、地铁、地下管道、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绿化和公园建设等。市政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正视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复杂、影响因素多,因此,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论文分析了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并对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发现,需要施工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同时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工程质量满足使用需求,打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就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涵盖面非常广,包括城市居民生活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例如:城市道路、地铁、地下管道、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绿化和公园建设等。市政工程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正视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1.1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市政工程项目是影响城市市容市貌的一项重要工程。在选择施工单位时,应择优选择有诚信、有实力、守规矩的施工企业。施工单位只有在企业内部良好发展是前提,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有竞争力去参与市政工程项目。因此一个施工企业只有建立严密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同行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
        1.2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对于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是最根本的追求目标,而施工现场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如果现场管理不到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产生质量问题,这对工程建设的高效推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只有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才能消除这些问题,使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1.3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项工程,直接涉及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包含水、电、燃气、污水排放等,因此,市政建设不仅要求能保质保量,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要符合城市发展的潮流趋势,保证建设的美观度,如公园、广场和绿化带等。保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也是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条件,只有保质保量的完工,施工企业才能有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2.1缺乏合理的材料管理制度
        在市政工程中,材料的质量是需要重点管理的内容,由于材料的使用量较大,因此,在工程整体费用支出中的比例也较大。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对材料管理的重视度不高,材料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质量检查工作,在材料存储和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除此之外,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没有做好记录和分析工作,导致材料浪费的问题比较常见,造成企业成本支出增加、经济效益降低。
        2.2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
        市政项目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全因素,比如施工企业未按要求实行封闭管理制度、未落实安全标识管理规定,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大提升,给市政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造成极大影响,不仅损害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也给市政项目的形象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实行封闭管理和建立安全标识管理规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也是保证市政项目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2.3现场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施工专业技术和文化水平良莠不齐,由于前期缺乏统一的培训和管理,很多都是临时上岗,或者以前在类似的工程项目中工作过,技能水平一般,安全意识也比较落后,工作态度也不积极。这样的情况造成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出现很多的安全隐患,给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造成麻烦,从而给市政工程的建设带来多重危机。
        3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项目竞标成功后,就要开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周密的勘查,为后期的施工制定详细的方案。其次是对周边环境的勘查,调查周边是否有居民区以及人流量,工程是否会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起居、出行,是否会对来往行人的安全问题造成隐患。其中地质勘查是工程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地质勘查对于确定如何施工,采取何种施工方式和施工技术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地质比较情况较差的地方,要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工程正常进行。工程前期的勘查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勘查工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3.2实现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市政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材料的选购过程中,企业需要在合同预算范围内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并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做好存储工作,避免材料受潮腐蚀,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材料正式投入使用前,管理人员还要再一次进行质量检查。除此之外,在材料的管理过程中,需要由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材料的使用记录,以提高材料管理的可控性和规范性。
        3.3安全是第一生产要素
        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只有在保证工人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没有安全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都是纸上谈兵。市政工程建设环境相对比较开放,一般都是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所以在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例如在市区道路及附属桥涵工程施工时,周围建筑密集,人流量大。现场要做好围挡支护,施工方应及时清运现场土方及建筑垃圾,保证工作面相对整洁。只有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工程的安全进行,施工企业才有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一定要制定针对安全施工的应急预案,尽量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3.4不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为促进本项目工作的有序推进,降低由于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工作经验等给工程项目质量、效益及进度造成的影响,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坚决杜绝非专业施工人员参与本工程项目建设。(2)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3)每年对参与市政项目建设的施工人员进行继续安全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5学时;对于其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应进行专门培训,且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通过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安全操作能力、事故防范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
        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是保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为居民的生活起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因为施工环境接近闹市区,比较开放,所以也给工人和附近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各种不便。为了应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比如天气因素、气候条件、交通出行和影响居民正常作息等问题,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从细节抓起,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水平,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王淑利.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23):261.
        [2]梁洪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品与质量,2020(03):43.
        [3]彭小龙.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3):71-72.
        [4]杨怡.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解决对策[J].低碳世界,2019,9(8):26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