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中,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为难以处理施工质量、工程工期与施工造价的关系。常见表现为,施工造价管理会受到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在部分情况下,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和缩短施工工期必定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反之,当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时,则会造成返工的现象,不仅影响施工工期,还会影响施工成本。只有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达成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以及成本控制的目标。因此,针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以及成本优化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动态管理;管理控制
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增,建筑项目增多,也给建筑公司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是随着建筑企业数量的增多,也加剧了建筑行业的竞争,随着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创新,项目工期被缩短的条件下,如何去实现造价作业的管控,成为了提高建筑项目收益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问题较多,再加上新造价方法的创新,为了适应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就需要提出动态化的造价控制策略和管控模式,来减少造价控制给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建设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包括对建设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因素的成本进行科学预测。同时对建设项目中的资料、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从侧面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近年来,我国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和施工实施阶段。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最后到竣工结算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实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第二阶段部分和第四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如何对施工各阶段的成本进行全面动态控制,已成为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内容。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为可控因素
人为可控因素是指那些可采取人工控制手段加以避免的一类可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例如,通过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来避免验收时出现质量不合格而施工返修的成本控制。又如,在工程设计阶段与施工单位建立有效的联系,对施工方案进行有效沟通,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问题对建筑工程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目前来看,由于工程变更或者设计变更问题所带来的施工成本增大现象偏多,因此,应注重对人为可控因素的管理,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
2.2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力度欠缺
在项目的建设前期,要优化设计施工组织架构,组织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组织要便于项目施工,而且做强组织运营成本,但由于部分建设单位和工程建设方案缺乏对工程组织设计的审核,导致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会造成工程施工与造价管控之间产生许多的矛盾。例如,在开挖土方石方时,要选择大开挖,这种方式便于施工,但是对于单体建筑密集度大的项目来说是合算的,但是对于大单体结构距离较远的项目来讲,不太利于实现对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
3 建筑工程造价各阶段动态管理及成本优化措施
3.1 决策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对建设项目的总体成本进行合理的评估,以制定最佳的投资和运营计划。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收集建筑材料的信息,分解建筑项目的结构,估算建筑项目的各种费用。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成本,有必要维护利益的一层一层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制定应对措施来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并参考市场建筑市场在必要的时候,以提高动态管理和控制水平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在一定程度上。
3.2 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
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工作与后期的成本投入具有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除了要具备可操作性,满足客户要求外,还需具备经济性。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聘请专业的设计审查人员参与其中,审查设计方案中有无技术指标问题,有无与工程实际不符的现象,谨防在施工之后出现设计变更问题,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在所编制的工程施工方案中,应就设备、材料的选择给出明确的指导,同时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这便要求施工设计人员在前期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各类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以及设备与人工的费用问题,形成科学可行经济的设计方案。
3.3 施工环节的造价动态管控
(1)优化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流程。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相关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动态控制流程。首先,要充分明确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的原则,积极对有关造价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做好造价决策的信息支持,这是造价动态控制的重要基础;其次,需提高造价人员的专业水平,结合现有的工程技术及测算工具,注重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动态测算,对工程施工阶段的理论消耗量与实际消耗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造价的动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控制的策略。(2)加强材料造价管控。工程所需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动是影响造价支出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成本预算中未充分考虑这一内容,原材料支出管控力度不足,就会影响整个造价的准确性。因此,在原料的选择和采购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随时掌握原料市场变化,并加强管控,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相关人员要加强原料存放管控,以免工器具失窃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3)有效应对工程变更。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在具体实施环节,干扰因素非常多,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工程的造价管控带来严重的阻碍。如果施工内容出现变化,就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支出,影响工程的造价,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人员要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动态管控工程施工,以落实工程造价动态管控。
3.4 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阶段虽然不会产生直接的工程费用,但却是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最终审核,可与造价成本直接挂钩。因此,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专业审计机构参与竣工结算工作,由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逐一审查,对于工程资料以及工程现场进行逐一校对,与施工方和业主方共同完成工程量的结算工作。除此之外,还需参照合同内容对项目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确定是否与合同内容相符,以免由于发生经济纠纷造成资金浪费问题。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应积极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编制、审查、确认,从而对预算外的工程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保证相关单位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工程造价管理是为了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预测、监督和调整的活动。成本控制是指导、协调、监督和控制项目生产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成本控制也是项目在具体管理中的运作和体现。我们应该有节约成本的意识,按照既定的目标,开展消除浪费资源,并鼓励资源回收的建设,及时进行修正工作,建立目标成本完成评估机制,严格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1] 吴晓浜.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J].四川水泥,2020(11):237-238.
[2] 陈莉霞.探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3):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