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态势下,城镇化建设更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行业的核心工作。文章首先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当前发展现状,随后提出一系列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如果企业还是按照传统、老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控制模式来发展,那么就无法跟得上新时期人们和社会对建筑工程的需求。所以如何采用最为合理、科学的工程管理手段以及现代化的施工技术,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成为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1.1管理问题
由于管理制度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施工单位分包情况,但各分包单位的工作类别并不明确。从主管角度看,所有单位出于利益考虑,都不愿承担更多的工作,甚至对工程其他部门的工作不予接受,协调管理难度不断增加。此外,施工组织的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给项目工程的执行造成了许多阻碍,这也是导致管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1.2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单位为了更快地完成工程,本着赶进度的目的加快施工工作进程,这也有可能导致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还有一点,有些施工人员未经专业的培训就匆匆上岗,专业水平不符合要求等,这些都是导致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重要原因。
1.3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有关监督机制并不完善
如今,各类企业全都面临着监管缺少全面性这个问题,其中也包括建筑企业。监管制度缺少完善性会对企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缺少监管理念,并未有效开展监管工作是监管制度缺少全面性的主要因素。尽管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然而施工质量是企业进行持续发展的一项核心因素。因为多数管理人员缺少监管理念,监管部门形同虚设,施工人员并未受到监管人员的严格约束,进而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需要具备的一点就是责任分明制度。现阶段我国的建筑企业往往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需要追诉责任的情况时,相关工程管理人员之间各有说辞、互相推诿,没有一方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为了以免这种混乱的现象发生,建筑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做到明确分工,每个人都能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分离措施。建筑企业要在施工环节中做好施工材料的检查、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施工后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只有在企业内部达成了审核标准,才能真正交工。另外,建筑企业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应该对施工计划、施工中涉及的材料和图纸、区域位置等进行排查,确定施工材料的性能和多个图纸的最佳方案。在施工中,建筑企业要根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规定,把施工任务分配给个人;在竣工验收环节中,更要加强检查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施工工程,并立即解决。
2.2完善监管体系与体制
如今,建筑行业应当不断对监管体系加以完善,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进行工程监管期间,企业需把实际情况当作依据进行相应调整,确保监管体系以及管理体制与建筑工作具体需求相符合。
在对过去的监管体系与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当中,企业需强化合理性与可靠性方面分析,把工程实际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当作发展目标,构建监管体系与体制。对监管体制与体系加以完善期间,需不断完善岗位的责任制度,让工作人员可以逐渐形成良好工作意识与观念。
2.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良好、完善的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体系是维持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施工过程中因分包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为避免在工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建设部门一定要督促各个部门,做好每道工序衔接和配合,明确责任范围,使相关制度规范得到落实。
2.4提升管理者对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进行建筑施工期间,参与单位的管理人员占据着重要地位,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没有引起重视,必然会对工程开展产生较大影响,最直接的一个影响就是导致经费投入金额不足,致使很多工作环节无法进行。管理人员是各项政策以及制度实施的主体,假设对此不够重视,缺少责任心,缺少先进管理理念以及工作意识,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施工期间,假设设计、施工以及建立人员并未对自身工作加以重视,必然会对管理效果与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开展有关工作期间,管理者必须提升对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自身具有的意识水平,进而保证有关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和行业专家与优秀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让管理人员对自身的思想理念以及知识储备进行更新。此外,管理人员还需对国家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加以随时关注,保证各项指标与有关要求相符合。
2.5加强施工人员专业培训
我国对建筑施工过程有着相当严格的法律条例,主要以保护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主。建筑企业要想谋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全方面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法律规定,急切关注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质量。在真正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们是项目的执行者,也是落实着,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充当着最重要的一部分角色,但是现阶段的大部分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足,以往的施工经验无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这也就要求建筑企业制定起施工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让他们接受更现代化、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自身主要负责的施工项目和技术工作等。另外,在建筑施工开展的过程中,操作机械设备岗位的施工人员必须要掌握各类施工机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在施工前进行多次的演练,并把所有的设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都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遇到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要采取及时处理、解决的维修能力。另外,建设项目工程中,机械设备占据着重要的经济成本,而且大多数的机械设备都是施工工程企业的财产,这也就要求机械设备人员必须要懂得养护设备,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洁工作。最后,施工现场内的每一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都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有施工过程不能为了赶工期、谋私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如果在高空作业时发现了地面施工人员有施工错误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提醒,创造自身的职业价值。
结束语
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高速发展,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质量、安全、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晏昕.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居舍,2019(30):147-148.
[2]刘忠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创新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28-127.
[3]周江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184-185.
[4]许方旭.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2):66-67.
[5]刘宁辉.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管理及质控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9(1):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