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7月第7期   作者:吴 欣
[导读] 有效利用微课教学,能帮助学生夯实字词识记与掌握,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地小学      543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会学生识字认字是使学生具备基本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性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实现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有效将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本文基于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研究,旨在提升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识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奠定知识基础,教师首先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采用微课教学方式,可以体现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一、制作微课资源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能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然而老师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规则,为学生制作出合理的微课资源,由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就可以提前用微课来为学生归纳重要的知识内容,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让学生认识基础的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教材中的汉字。这种方式不仅无法使学生巩固汉字的学习效果,而且会导致学生很容易遗忘所记忆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上的汉字过于死板,并存在很多形似字,即便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也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制图软件将教材中的形似字做成相关图片或动态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相关汉字。
       二、把控微课教学课堂秩序
       教师在放映微课短片或者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交头接耳、走神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避免学生出现跑神与交头接耳的现象。例如教师在教学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可以在微课短片中放映一些小动物的足迹照片,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竹叶”、“梅花”都是哪些小动物们画出来的,再引入课文,把控好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纪律,教师还可以与美术教师联动,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画“竹叶”、“梅花”,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的课堂秩序,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对课堂节奏和学生感染情绪的整体把控,保证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的同时有较好的课堂秩序。



       三、以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正确识记汉字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对生僻且抽象的汉字进行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存在难度。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与理解汉字,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死记硬背、反复书写、大量抄写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汉字的含义和书写方法,从而降低了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动画演示的教学方式以音、形、动态画面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记忆。例如:在对“哇”“咕”“呱”“咩”等汉字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汉字与动物的叫声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不同动物的叫声,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叫声与动物相对应,再将动物与这些汉字进行对应,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与区分这些汉字的不同之处。之后,再通过动画的方式将这些汉字的书写方式展示出来,对汉字的每笔笔画与结构进行分析,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以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进行记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他们很难在一整节课堂教学中保持良好的专注力,而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枯燥与死板,黑板只能为学生呈现单一的颜色与形态,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运用微课能够为学生展示丰富的颜色、动画、音乐等元素,以多元化的形态给予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水平,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从而提高自身对汉字的记忆与掌握能力。例如:在对古诗《咏柳》进行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将古诗中描绘的“柳叶和枝条的绰约风姿”的情境通过动画形式体现出来,在温暖的阳光的照耀与徐徐春风的吹拂下,柳条来回摆动,就像是一个梳妆好的少女在摇曳着她曼妙的身姿。通过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春天柳树发芽后的美丽景色,使学生深入教学情境,在诗中描绘的意境中体会作者对柳树与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对生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动画情境中细如丝的柳条和翠绿的柳叶进行回想,进而加深对“丝”“剪”“绿”等生字的理解,感受春天柳枝柳条发芽与生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生字的内涵。
       结语:在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下,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变化,微课已被教师们广泛使用。有效利用微课教学,能帮助学生夯实字词识记与掌握,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丽珍. 微课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智慧, 2019, 000(024):P.24-24.
       [2]黄筠凌. 微课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应用研究[J]. 读与写(教师), 2020, 000(003):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