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点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李桂琼
[导读] 什么是德育?德育有什么作用?人们通常只是在说德育,却并不了解德育。
        李桂琼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城郊小学
        摘要:什么是德育?德育有什么作用?人们通常只是在说德育,却并不了解德育。广义上,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上,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缺少德,人就缺少了立足之本。德育工作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国家就更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下面,本文将从家校合作德育工作的现状以及家校合作德育工作的创新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 小学德育 问题 策略
1小学生家校合作德育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
1.1家庭方面
1.1.1家长的思想观念
        传统思想观念认为,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地方,学生出现问题在于学校没有进行良好教育,与家长无关。所以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学校与家长沟通,家长并不重视,久而久之,使得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发生变化。
1.1.2家长的行为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一切外在的因素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影响。由于许多家长不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使得孩子养成不正确的生活习性。例如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太多、工作太难,那么孩子在以后遇到困难时,也会进行抱怨,产生消极情绪,并不会尽心竭力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1.1.3家长的态度
        家校德育工作是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进行的。但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并不关心,不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甚至拒绝教师的主动交流。
1.1.4交流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流方式不再单一。但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却还是以开展家长会为主。这毫无疑问,严重降低了家校之间的交流效率。这也是学校和家庭方面共存的问题。
1.2学校方面
1.2.1教师的思想观念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习惯性地把学生的一些问题归因于家庭原因。教师认为学生出现问题是由于家长不负责任,缺乏管教,从而推脱责任,使学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1.2.2教师的行为
        在学校,学生最亲近的人就是教师,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行为的影响。例如在学生不会做作业时,教师没有进行耐心地教导,反而批评学生,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开始对自己不满。除此而外,有的教师不对学生一视同仁,只关心学习较好的同学,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这种行为更会严重影响其他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
1.2.3教师的态度
        教师的态度对小学生家校合作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不仅家长,教师也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状况不关心,不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不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2家校合作德育工作创新点
2.1家庭方面
2.1.1思想观念
        正如歌德所说,思想是旅行的导游者,没有了思想,那么也就缺失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思想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切事情发生的理论基础,是根据。只有先改变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想观念,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德育工作, 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课程,邀请家长一同学习。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与新媒体运用相结合,制作相关宣传片,推出相关推送,让家长学习了解新的思想观念,促进家校合作德育工作。
2.1.2行为态度
        由于家长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学校可以为家长开设专门的学习课程,对家长进行培训。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关微信群,相关论坛,让家长随时进行沟通交流,方便家长学习,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1.3交流方式
        虽然当今社会互联网普及,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也丰富多彩,但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方式依旧比较单一。除去固定的家长会之外,有些家长与教师几乎零沟通。创新交流方式势在必行。进行家访、建立家长群、发短信、电子邮件等可以有效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此外,学校还应多开展有意义的亲子类型活动,家长可以参与其中,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增进提供契机。
2.2学校方面
2.2.1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
        填鸭式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致并不积极。教师可以多设计实践互动环节,与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书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例如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组队,进行篮球比赛,让他们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倾听学生的诉求,进行开导。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应多开展趣味性课程,而不是单一,呆板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符合学生认知的客观规律,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学习。
2.2.2教育途径
        除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创新教育途径。例如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小学生始终对未知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在这些过程中传授知识,均会对家校合作德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2.2.3评价机制
        由于应试教育,家长、教师们总是唯分数是论。分数高,则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反之,则没有什么成就。这使得许多学生受到挫败,养成错误的思想观念。改革评价机制在家校合作德育工作创新中不可或缺。学校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第一要务,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结束语
        小学生正处于不断认知学习的时期,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会影响着人的一生。教育分为三大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但智育与体育都只是德育的辅助。没有良好的品德,学问反而会变成毒瘤,被他们用于危害社会。创新家校合作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陈青英,吴光渺. 基于家校共管视角的小学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5):185.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35.184.
[2] 钟义彦.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基于小学生家校德育现状的思考探究[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57-158,151. DOI:10.3969/j.issn.1674-0505.2018.04.040.
[3] 刘志毅.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