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过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梅德益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中,分数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其应用题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在对分数应用题解答中,存在一定的解题障碍,对题意理解偏差造成解题错误,影响学生解题效率。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应当深层次探究解题障碍,采取有效的突破方式,提高分数应用题解题质量。文章中分析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探究有效的障碍突破策略。

梅德益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教育局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中,分数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其应用题是分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在对分数应用题解答中,存在一定的解题障碍,对题意理解偏差造成解题错误,影响学生解题效率。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应当深层次探究解题障碍,采取有效的突破方式,提高分数应用题解题质量。文章中分析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探究有效的障碍突破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数应用题  解题障碍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93-01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应试和分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完成实际问题的解答。分数作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掌握相关应用题的解决方式,快速高效的解决分数应用题,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树立学生课堂学习自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一、认真审题,突破多余条件干扰
        小学数学某些分数应用题中国,可以会给予一些多余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迷惑学生,给学生的题意理解和问题解答带来困扰,导致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是分数应用题解题中的重要障碍之一。为了有效突破此障碍,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了解应用题的侧重点,对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理清题目意思,明确解题思路,掌握应用题解题策略。例题:在一杯250mL的鲜牛奶中,大约有 克的钙质,大概是成年人一天需求钙质的 ,那么一名成年人一天所需求的钙质大概是多少?在此题解题中,有不少的学生容易出现解题错误,主要是受到题目中250mL这个数据的影响。在此题目中,“250mL”这个数据属于多余的,虽然题目非常简单依然会出现解题错误的情况。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了解题目中出现的每个数据,并且结合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关系式,完成题目解答。通过对此题目进行分析,想要求解所需求的钙质数量,根据题目意思分析,只需要处理好 克和 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完成求解。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准确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突破解题中的多余条件干扰,有效解决分数应用题。



        二、加强课堂指导,突破解题模式干扰
        小学生在掌握新的知识内容后,在脑海中会形成相应的解题模式,当题型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学生转变思维时,由于缺少知识应用经验,难以切实做到根据问题进行分析,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盲目套用解题模式,出现应用题解答错误,面对分数应用题中数量关系复杂混乱的情况,可以借助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指导,降低应用题解答难度,帮助学生理清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效完成应用题解题。例题:某个水果店有480千克的水果,苹果占有 ,那么一共有多少千克的苹果?如果在三天卖出全部苹果的 ,那么卖出的苹果有多少千克?此应用题的解答中,需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定势陷阱,在第二个问题中,是“卖出全部苹果的 ”并非是全部水果。通过题目条件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为数量关系分析做好准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绘制出相应的线段图,画出长线段表示水果,作为整体“1”。根据题目条件分出相应的线段,表示苹果所占部分,在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表示卖出的苹果部分,通过这样的具体数量分析和线段图象展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关系,完成相应的问题解答。
        三、借助发散思维,突破迂回干扰因素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中,有些题目采取顺叙、倒叙等多种方式,也可以会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对数量关系进行表述,学生在阅读和理解题目时出现混乱,出现解题错误。因此,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进行思考,探究应用题解题方式,不断扩展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灵活利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题:小兰同学正在看一本书,一共有240页,第一天,小兰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剩下的 ,之后剩下的部分在第三天看完,那么第三天小兰看了多少页?在此应用题解答中,第一天看的页数和第二天看的页数都使用分数表达,但是两个分数的单位“1”是不同的,在解题中可以从不同的思路进行思考,如可以根据题意求解出第一天所看页数,得出剩余页数,继续求解出第二天所看页数,完成题目解答。也可以将第二天所看页数转变成整本书的分数,之后进行相应的解答。通过这样的解题,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找出更多的解题方式和技巧。为了加强学生分散思维锻炼,可以对题目进行变式,开展课堂训练活动,如小兰同学正在看一本书,一共有240页,第一天,小兰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一部分之后,剩余72页没有看,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四、结语
        分数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知识内容,应用题在分数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分数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灵活利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秀梅.攻克"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策略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 2016(35):59-59.
[2]柳江荣.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探析[J].新课程(上), 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