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探析 鲁滔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鲁滔
[导读] 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中,正越来越多地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不但可以简化传统建筑施工工序,并且还能够有效保障建筑质量和性能。

鲁滔  430903198408****12

摘要: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中,正越来越多地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不但可以简化传统建筑施工工序,并且还能够有效保障建筑质量和性能。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环节与传统建筑具有很大不同,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必须要有效把握好其各项重要施工环节。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
        1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1 施工周期短
        传统建筑建设施工以现场为主要阵地,部分分项工程施工需要在工地进行,如混凝土结构工程,如果遭遇降雨天气一方面会延误工期,另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结构刚度及稳定性。由此可见,传统建筑的建设施工周期会受到气候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装配式建筑部分构件、配件均在工厂流水线生产,在标准化设计的支撑下,当前大部分工厂的模具均能够满足构件与配件的生产需求,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生产。同时,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模块组装建设模式,如预制混凝土在工厂完成浇筑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定位与组装,能够有效避免气候、环境等因素对施工周期带来的负面影响,施工周期可控并且有效缩短,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如期交付。
        1.2 施工质量佳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如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相对于传统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其抗震、抗负荷性能良好,能够对建筑物整体起到较强的支撑能力,保证建筑物这你的稳定性。同时,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装配式建筑构件及配件采用标准化设计与生产,构件及配件的尺寸、预留孔洞位置等较为精准,在实际应用中施工人员可以运用预制模块放样技术确定预留门窗及各专业管线的位置,并且无需再进行人工开槽、打孔,能够有效避免开槽打孔位置偏差或对钢筋结构产生破坏。
        1.3 经济与生态效益佳
        装配式建筑的配件及构件生产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生产厂家批量生产此类部件及构件,所需费用较低,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同时,传统建筑建设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弃物等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在大力倡导绿色施工的新形势下,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主要原因在于其所应用的施工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例如,新型的板材、保温墙体等,所采用的绿色施工技术也能够降低施工能耗,扩大建筑工程项目的生态效益。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
        2.1 制作预制构件分布图环节
        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配件及构件与现场浇筑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前期现场勘查所获取的场地面积、场地分区等资料应用图例呈现出预制构件及现场浇筑的位置与范围。同时,预制外墙外饰面的制作方法不同,对于预制构件及配件的尺寸、施工等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区分预制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分缝线位置。传统施工图制作方法以平面或CAD制图为主,虽然能够对预制构件与现场浇筑主体进行立体化表达,但是存在信息指示不明确、功能单一的问题。为此,可采用具有出图性、可视性等优势的BIM技术制作预制构件的平面分布以及立面分布图,将外墙板、阳台板等预制装配式构件的位置、其与轴线的尺寸关系等明确标出。同时采用立体化形式表达预制外墙外饰面的铺贴与分缝的形式。



        2.2 构件运输环节
        从工厂中加工制作好的各类预制构件需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一般情况下,多是采用低速平板车等设施来进行预制构件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需注意:将运输架严加固定在枕木处;维持预制楼板等构件的水平放置状态;平稳驾驶、避免及减少路途颠簸。
        2.3 构件堆场环节
        当把预制构件顺利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需尽快做好堆场工作,也就是将预制构件在现场堆叠放置好,避免摆放混乱无序。在构件堆场过程中需注意:合理利用塔吊等机械将各类预制构件转移至相应的指定位置;在预制构件上架设枕木,以保证其堆放顺利;利用以三脚架钢槽制作的高刚度支架对现场堆放的预制构件进行支撑,以避免预制构件发生倾覆;确保对称堆放,以保证预制构件临时堆放安全。
        2.4 构件吊装环节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构件吊装环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吊装系统。常用的构件吊装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湿式吊装系统,一种是干式吊装系统。若是选用的湿式吊装系统,则在吊装过程中需重点关注预制柱、预制梁、预制外墙、预制楼板、预制阳台板、预制楼梯等构件的吊装问题,并做好放样测量工作、机电配置工作、构件现浇工作以及楼板灌浆工作等;通常情况下,墙板上部和结构体需进行现浇施工,墙板下部需利用铁件进行连接,以及还需提前预留出适当空间来保证地震时能够自由滑动。若是选用的干式吊装系统,则除需关注相关预制构件的吊装问题外,还需做好选样采样工作、机电配置工作、构件现浇工作、楼板灌浆工作以及结构体安装工作等。此外,为避免在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发生变形损坏,应选用钢扁担吊具进行竖向起吊操作,并注意期间保持预制构件的两边位置水平;若是遇到大块预制楼板的吊装,则应采用可调式模具来开展吊装作业,以有效维持预制构件受力的均衡性。
        2.6 构件连接环节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构件连接环节,为保障连接位置拥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一般多是采用企口处理法进行连接。企口处理法的操作要点如下:需借助焊接钢筋作为墙或板的支撑,并将方木置于钢筋上,然后再进行吊模;对相邻的预制构件需采用密封胶密封连接处;对预制空心墙板和预制柱的连接需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对预制墙和预制框架梁柱的连接需采用预埋螺栓连接方式;对预制墙板和预制框架柱的保温层需分开进行设置。
        3 结束语
        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佳、经济与生态效益兼具的优势,是当前国家倡导的建筑形式。在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结构体系节能形势、面积计算范围、经济性与技术性,并且需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如BIM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及建筑构件三维数字化模型图,将项目设计可视化,避免各项目设计方案发生冲突,继而为后续的装配式建筑建设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霆芳. 基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 砖瓦世界,2021(6):35.
[2]樊志红.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管理探析[J]. 江西建材,2020(11):106-107.
[3]闫爱丽. 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 环球市场,2020(17):311.
[4]张婷婷.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存在问题之浅析[J]. 建筑与装饰,2020(33):10.
[5]雷超. 浅谈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要点[J]. 中国建材科技,2018,27(2):50-51.
[6]马家明. 设计阶段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影响因素探讨[J]. 中外企业家,2021(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