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方法 王清清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9月上   作者:王清清
[导读]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

青岛惜福永泰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王清清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6

摘要:随着当前人们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难以提升,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管理办法,期望能为工程建筑单位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创新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是综合性较强并且比较复杂的工程,将建筑工程管理这一工作做好,可缓解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降低工程施工压力,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 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①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管理的意义。建设成本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与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联。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建筑单位平稳有序的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②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意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评判建筑单位发展状况的唯一标准。当前,许多建筑单位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都存在质量问题,例如墙面开裂、钢筋外露等,导致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存在大量安全风险,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高效化管理,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对应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确保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符合标准。③对建筑工程安全性进行管理的意义。在工程施工中,要将安全生产理念落实到所有工作环节和细节中。传统施工中存在大量安全问题,例如,施工人员未按要求穿戴安全防护装备便进入施工现场工作;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未设置安全警示牌等。除此以外,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期,擅自增加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施工人员长期疲劳作业,不仅会增加安全风险,还会导致施工质量的降低。
        2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方法
        2.1创新管理方式
        目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从而使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管理在这一基础上有着更高要求,从而应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代建方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因为当前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为了在信息时代下更好的发展,代建方需快速提升其管理水平,将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方式有效结合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将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在工程管理发展过程中,智能化管理是其核心,其以工程管理方式为基础,有效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结合工程管理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工程管理特点,完善构建电子信息系统,并创新管理方式辅助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保证获得更加准确的工程数据。智能化管理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上有着较快效率和较高质量,合理调整当前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2.2创新管理观念
        观念创新是改革创新的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观念创新。伴随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建筑企业也需要对市场观念不断更新,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活动时,需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及发展规律准确评估,充分保证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第二,人本化观念。建筑工程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和内容,但其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工程建筑管理要树立并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员工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管理方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第三,绿色化观念。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扬尘、垃圾、噪声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树立绿色施工理念,开展绿色施工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尤为必要。
        2.3优化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工程质量监督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质量监督工作到合格与否与建筑质量有着密切联系。


当前我国很多工程中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进而导致建筑在落成使用后会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对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保证该体系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确切的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对各方面的监督落实到每个负责人头上,确保出线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对此负责的人员。在发现不符合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的作业后,因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苛的问责,仔细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确保不会再出现相同的错误。同时,建设单位也可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对监管得力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奖励,对监管十足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处罚,保证整个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时刻绷紧心中的弦,对工作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2.4加强对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视
        建筑工程从设计到开始施工的过程中,要最大化地发挥管理效果,必须要加强对各环节工作的重视,做好全面的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管理办法,对各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与创新,最大化地发挥管理的作用。而且管理体制创新作为优化管理方案的重要组成,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落实与完善,从而能够合理地创新管理体制,使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有规律地开展,以完善建筑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合理的创新最大化地发挥管理的高效性。所以,针对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全面分析当前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进行规避,或提前制定处理措施,从而使各项工作得以优化。
        2.5重点落实绿色施工管理思想
        所谓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工程材料具备节能性及环保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适当或全部使用可再生的建筑资源。当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已经重点强调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不仅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节省能源,还要对环境友好型能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考虑,选取合适的能源用于建筑施工。除此以外,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量缓解由于能源消耗而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与污染,逐步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建设。与此同时,建筑单位需要对施工材料采取绿色管理的方法,重点选购具有低碳、环保特点的施工材料,关注施工材料本身所具备的性质与功用。
        2.6提升监督管理人员个人专业素养
        监督管理人员是进行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重要角色。很多施工中的问题都需要他们去发现并进行及时的解决。在一些工程中,建设单位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在选择监督、管理人员时会选用一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这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通常专业素养不高、对施工流程、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也不够熟悉,这使得他们难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因此,为优化管理模式、监督模式,建设单位首先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的个人专业素养,以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职责。首先,建设单位应该招聘具有专业资质及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其次,建设单位可通过一个途径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提升。例如,建设单位可定期举办一些技术交流会、研讨会,邀请在相关方面资深的专家对本司的人员进行技术交流。
        结语
        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转变传统工作方式,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天候、无死角的管理,以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绍康.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 (20):195+199.
[2]王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 (4):170,172.
[3]孙兴.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0 (2):182,184.
[4]狄懿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 (9):149.
[5]黄旭.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产业科技创新,2019 (23):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