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051119860712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产业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国民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建筑行业发展过快,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工程建设中技术管理的内容,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提供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施工问题
引言
建筑工程是随着人类的生存以及社会的发展逐渐来完善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依然在建筑工程领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建筑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也开始逐步的实现了专业化、科学化的转变。虽然我国在世界工业革命中并没有实现同期的进步与改变,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进程中,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在发展中增长迅速,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完善管理体系的科学专业的队伍,所创造出的重点工程也同样成为世界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典范。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人才技术等资源不足的情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来说,不仅是对技术的应用方法和规范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参数以及一些施工的应用计划进行的管理和控制。一般来说,施工的技术管理效率是整个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决定着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对于我国的科技水平来说,建筑施工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增加,适当的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也是极为必要的。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管理意识薄弱
对于我国当代的建筑施工来说,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发生,会导致一些更大的问题发生。一些建筑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也是一定的问题所在。当相关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没有一定的管理意识,就无法有效地整合所有的建筑资源和人力物力有效集中管理,就无法保障施工效率的提高。而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缺乏,无法有效的进行施工,就无法提高施工效率。在管理意识缺乏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一些更大的问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内容和部分,只有不断地改进,才可以促进其建筑施工的效率提高。
2.2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就会引起不同工种之间的纠纷,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纠纷,就会拖慢施工的进度,也会浪费施工的物料,导致建筑过程中时间和资本得到巨大的浪费。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明确技术管理工作的目标群体,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的技术管理、工程资料的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的技术管理,以上的三个管理方面所涉及到的施工目标群体是不同的,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以上三个方面的目标群体都应当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去解决。
2.3施工图纸审查不仔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施工的图纸是根本依据,一切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都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来进行施工。但是有些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经常会出现一些经验主义问题,对施工图纸并没有完全重视,而是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来进行。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从管理中没有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审核,在施工的材料选择上和工序的要求标准上都出现了失误,在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上也没有与设计单位或者监理单位及时沟通,最后导致工程质量和工序交接出现问题,导致一些推诿扯皮的事件发生。施工图纸审查不仔细,首先一个原因就是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层对施工图纸的不重视,没有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施工图的会审和分析,最后导致施工人员不按图施工,影响整体工程的计划。
2.4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素质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建筑单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选用的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不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缺少对事件的预测能力,当出现问题时不能采取必要措施处理现场,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还有的建筑单位没有组织定期的培训,没有培养技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这都影响了技术管理水平,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给整个施工带来不便,损害工程质量。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是施工企业的基本章程,是保证施工单位人员设备良好有序运转、配合协调紧密、工序完好衔接的重要理论依据。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能够重视本单位的施工管理规范,并且在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进行改进和完善规范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应该带头遵守施工的规范内容,从上自下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使施工工作有序无误的进行。此外,为了完善施工单位的规范内容,项目负责人有必要与建立单位和建设单位沟通,共同参与施工单位的现场规章制度的建立,并且能够进行共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施工单位的工作规范化。
3.2施工前的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前的基础管理的工作主要是从对图纸的研究进行的,一般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图纸的审核,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图纸的审核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严肃的,一旦图纸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后期的施工带来巨大的隐患,对企业形象和施工人员都会是致命的打击。其次是对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进行会审的目的是为了使建筑施工人员对整套图纸有大致的了解,能够对图纸的错误和矛盾进行指正,对图纸中的预留孔、预埋件、水电等进行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施工有很大的帮助。在图纸会审完成后,应当让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盖章,形成会审记录,这是后期进行建筑施工的重要依据。
3.3重点审核图纸,加强文件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主要依靠工程图纸和良好的设计方案,所以在施工技术管理中要加强对文件的管理审核。在审核图纸时,要规范图纸找有资质的单位设计,这样便于后期的改进,图纸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后才能生效应用。审核通过后,建筑单位要实地对工程施工地考察,看是否符合建筑要求,还应注意图纸的设计够不够完整,能否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只有做好图纸的要求,才能够保证技术的应用。图纸中不仅包括建筑的基础与主体工程建设部分,还应该对安全方面着重标注,看图纸要求的结构和建筑需求是否匹配,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减少安全隐患。
3.4优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优化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整体建筑施工也是极为重要的。相关建筑施工队伍需要注意,尽可能地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性人才,具备一定的高素质和优质的专业性知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进度和效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施工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促进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核心。也会对施工产生一定的深远影响,如何有效的施工,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采取的施工方法和策略,都有可能影响施工的整个进度和效度。相关施工单位必须重视一定的建筑施工,促进其施工效率的提高和保证。
参考文献:
[1]黄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科学技术创新.2019(14).
[2]杨尚奎.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及施工技术管理.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08-209.
[3]何斗云.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建筑安全.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