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环境质量检测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田霞
[导读] 摘要: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随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成为了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
        聊城市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随着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成为了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环境监测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环保工作的成效。然而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监测质量下降。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出现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措施,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改善;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不但有利于当代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为后人创造更加优质的生存空间。我国近些年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是这是以一定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为代价而换取的,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环境监测作为环保领域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途径之一。所以,研究如何提升环境监测质量非常必要。
        1 影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为了有效地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与效益,实现系统规范化、有序化和科学化管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各级各地区的监测站依照《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规定,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把监测工作的完整程序纳入到管理体系中予以科学运行。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一项重点就是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环境监测工作团队的有效配合与员工质量管理意识的提高。综上所述,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有无领导关注;全员是否积极行动;平日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否落实到位;管理体系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运行。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水平较低
        我国环境监测基础工作一直是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点这也对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目前环境监测方面科研水平较低,所使用的各种监测仪器和设备技术含量低,而且在数量上无法满足监测需求放障率也较高觖乏应急事故处理方案及备用的应急监测设备。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这就导致监测手段和方法落后。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监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2.2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近几年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大部分监测机构都能冠军了计量认证、实验室资质认可和国家实验室的认可评审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却没有进一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没有将其全面的运行起来,日常工作中还停留在监测业务的层面上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成了摆设没有将其运行起来工作中还满足于文字和文件的归档觖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也仅仅局限于少数人的文案工作没有全员参于进来。
        2.3采样质量难以保证
        采样工作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结果但在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工作中采样工作却长期被边缘化了在设备和人员上部明显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采样难度较大这就使污染源监测质量的控制力度得以减弱,而且所采集的样品也具有代表性,许多样品由于采样时间仅有几分钟,所以反映出来的结果也只能代表某一瞬间的情况。
        2.4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环境监测管理中另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就是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对于环境监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但是,目前社会各界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这就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不认真、不细致等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人们普遍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认识不足,认识不足也就无从重视;(2)一些职能管理部门仅仅把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一整政绩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在环境保护和治理过程中也并未充分重视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作用。


        3 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3.1重视环境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的制定
        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积极借鉴和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实现先进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能够使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了不同标准引发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也需要积极与世界接轨,在技术研发方面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使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实现快速发展和成熟。在目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避免区域差异因素对环境监测结果的影响,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3.2提高社会各界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度
        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宣传,提升社会各界对于环境监测的认识,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从而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来强化环境保护工作成效。这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顺畅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3建设薄弱环节的监督体系,提高整体管理质量
        在现场监测应急监测等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工业区周边的环境质量问题出现后,环境部门要对空气质量的监管不断加强。比如,针对空气监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现场检测结果不仅影响着未来时段的环境治理,而且影响到检测机构的可信度,强化这些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能够更好地保障整体管理质量。
        3.4结合日常监测工作,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监督
        目前监测工作和体系运行之间联系密切,应当日常监测工作纳人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来,构建统一整体。首先,监测单位要对工作进行自检,整改纠错。其次,通过平台构建达到最快速解决问题事故办法的生成。同时还要将各个部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障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了杜绝应付检查而做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端正态度,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适用。
        3.5加强人员培训,着力提高监测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主体是监测人员,也是质量管理的对象,但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是环境,因而要想提高监测质量,就应从加强人员培训开始,着力打造一支现代化的环境监测团队,从加强人员管理方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达到监测管理的目的。因而在培训过程中,作为环保部门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因而在人员培训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方面,不断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思政教育,着力提高其政治素养,使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以最大化的确保监测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着力提高其专业水平,并建立具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奖惩体系,使其更好地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中来,并坚持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以培养其对环境监测事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此外,作为国家和地区的环保部门,还应重视所在区域的落后的环境监测机构的改善,从而引导广大基层工作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中来,以不断充实环境监测队伍,确保整个监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果不重视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必然会对我国将来的发展造成制约。目前,随着各方面的重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监测质量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检测标准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相关部门增加投入,统一标准,提升行业人员整体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和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大军.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北方环境,2019,31(05):138,141.
        [2]刘建南.保障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探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2):190-191.
        [3]宋勇.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34-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