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震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就我国情况分析,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有效的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在这样的环境下,模块化施工技术应用出现,经过对这种先进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升现代化施工效率,还可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满足要求,达到既定成本控制目标,规避带给自然环境过大的污染问题。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模块化施工技术应用,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块化施工;应用
前言
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施工单位所应用的施工方法都是比较老旧的,先把建筑施工有关的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依次加工不同构件,并且实施安装处理。这个工作施工效率比较低,会浪费大量工作时间,还会降低有关劳动生产效率,对大量能源的耗费,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行业进步。作为新型施工技术,模块化的施工对比以前使用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作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提高施工效率,缩减经济成本,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基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有着一定研究意义、实践价值。
1 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定义
就模块化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以往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进,经过对比老旧施工技术,模块化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包含土建、调试和安装等不同工序环节,具体实施阶段,一些工作人员还需要把模块化设计图纸作为依据,完成工厂化制作任务,在施工完成之后,将其制作完成的模块进行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而实现迅速装配的目的,接着便可开展施工作业。
2 在建筑施工阶段应用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在当前分形得知,国内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比较快,劳动力需求量比较大,劳动强度高,包含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农民工占据的数量比较大。在近些年来,人口红利逐渐的消失,在建筑施工阶段的年轻劳动力供给出现明显降低趋势,从业人员的年龄方面则是呈现老龄化。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得知,在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超出50岁的农民工占据比例由14.1%至22.4%,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逐渐降低年轻劳动力,在这个时候,30岁以内的农民工群体则是由之前的31.5%降低到26.9%。因为劳动力的日益紧缺,提升人力资源成本,由此产生用工荒的问题,为对这个不良情况的改善,还需要加强推进建筑工程行业进步,在国家推动和扶持下,装配式建筑就逐渐兴起,建筑工业化势在必行。在这个时候,广泛的应用在模块化施工技术。这个技术施工是按照标准化施工援助,对产品中的相同、类似单元进行分离出来,采用独立单元方式运行,不同单元功能模块都有着对应特点,实现预测、储备、运输管理。在实际过程中,模块化施工技术应用的时候,优点是把以往施工要求处在施工现场的工作任务转移到所制作的工厂内进行,将其施工现场流水作业转变为平行施工。不仅可以对工期施工周期减少,还可以降低整体施工的难度,使得有关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可以满足要求,在实际过程中,结合有关统计分析得知,经过采用模块华施工技术,可以节约大约72%的项目工期,普通人工费用则是占据了整个建筑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多,使得造价明显降低。另外对于部分要求工期的项目来讲,采用以前的老旧施工方法,虽然是不能正常竣工,选择更加先进的模块施工技术,可以吧构件及时的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处理,保证工程项目的竣工顺利。
3 建筑工程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混凝土结构模块的应用
如果混凝土的结构运用的是独立基础,其中不仅仅包含着厂房设施设备和结构基础,还有雨污水井、电缆井等等。
针对这些独立基础,在预制进行的时候就需要将其进行配模,形成一个整体性,进而浇筑、运输;但是如果独立基础拥有较大的重量,那么现场吊装、安装很难完成,如果设计允许的话能够分割进行预制以后实现现场的安装,若设计不允许就要将模板提前配置好,然后浇筑混凝土;如果混凝土的结构基础以条形为主的时候,需要以模块化设计要求为依据实施基础的分割,到了现场进行安装与组合就可以了;如果混凝土的结构是以大型设施设备基础为主的时候,可将混凝土基础运用不拆卸钢套板围住形成一个钢壳,与传统模式中的模板非常相似,钢壳和基础钢筋进行有效连接。将不同钢壳一起围住,然后实施混凝土整体浇筑,此时不要拆除钢壳。而针对一些大型的混凝土地坪能够将混凝土模块进行预制,然后连接起来,命名其整体刚性、力学性能得以保持,接触较近的块体之间可以通过网状钢筋进行设置,拼接以后浇筑混凝土使其成型。总而言之,一些大型结构的模块,可以在工厂制作完成以后,安装工作可以在现场实施,而针对较大质量模块要用专业起重机吊运,使安装精准度保持。设计大型模块,通常情况下模块内要有钢结构作为支撑,为了能够在吊装、搬运时更加方便。
3.2 钢结构模块的应用
模块化施工技术中针对钢结构的模块,需要根据不同的结构将其进行拆分,主要分为基础、柱子、梁等,然后对拆分以后的这些基础通过制作形成模块化。另外还发在钢结构的内部预埋管线以及管道等等,待检验并且符合要求以后才能运输到现场完成安装工作。如果钢的结构下面运用的是混凝土的模块,也可整合钢结构模块、混凝土模块。总而言之,模块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要重视控制安装时的就位以及质量。
3.3 管道与管线模块的应用
模块化施工技术中针对于管道与管线模块主要是以支架、模块间的距离来划分长度,并且做好预制与编码工作,而现场的安装也是根据编码来完成的。选择管道和管线的材料的时候要以设计要求为依据,连接的方式、敷设的形式都要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对批量模块化有利。
4 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4.1 注重合理提高和安装受力
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模块化施工技术,其中的模块单元进行升降操控的时候,其产生的受力会和一般状况下形成的内部应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在提高的部位出现了局部受力集中的现象,则应该充分发挥出相邻构件的作用,达到有效抵抗受力的目的。一般来说,上述部位能够运用热轧型钢,其余的位置则需要运用轻钢构件。参考起重机臂架的高度情况,可以应用各种类型的吊装施工技术[3]。通常情况之下,模块单元一般能够由其角部加以提高,如此,要求运用更加独立的某个框架进行吊装处理。对于重型的吊装框架来说,能够和模块单元相应的平面尺寸相一致,进而能够免除在模块单元上面形成相应的水平力、剪力。
4.2 确保基础规定的合理性
由于横块单元的质量非常小,进行模块化施工的过程当中,显然无需构建大型的建筑基础。可以在承重墙的下部构建一个条形基础,并且把混凝土借助树脂注入到基础内。而基础,亦或地梁的水准针对随后模块单元的安装与对齐均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应该不断改进和优化基础,亦或者模块单元的底端。通常来说,能够允许基础顶部在大约22mm的区间当中加以改变。针对那些低劣的地基来说,则能够应用桩基,同时可以把模块单元的底粱科学设计成跨越不同桩帽间的形式。
结束语
总之,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与结果,能够得到有关建筑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从中获取到相应的启发与帮助,以便充分发挥出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当中的良好作用,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雪.浅析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15(186):190-198.
[2]李海荣,黄修振,黄修振.模块化施工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9,144(105):229-230.
[3]张鹏.模块化施工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9,135(181):115-117.
[4]姜辉.浅谈模块化施工理念在化机设备安装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0(116):145-148.